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重要科技成果。昆明理工大学推出《格物》系列视频,分享他们的研究故事与学术经历。
“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具有非常显著的选择性加热等特点,在促进传统冶金技术的升级改造以及强化冶金反应的过程当中,具有独到的优势,我从事的学科正是利用了微波的这种优势,与传统冶金技术相结合,进行交叉融合和创新。”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兼绿色能源现代产业学院院长郭胜惠和他的团队,把微波应用于矿物的处理过程当中,通过不断研究,为冶金工程学科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介绍,郭胜惠所在的非常规冶金创新团队依托微波能工程应用国家级研究平台,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微波冶金、微波辅助材料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研究,在微波冶金与资源综合利用、智能嗅觉与气体微纳传感器件研发、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金刚石功能材料、微波在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制备与回收等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
在研究中,郭胜惠勇闯微波工程装备无人区,实现国产高端钛材技术突围。作为主要完成人,他和团队针对国内外缺乏大型微波冶金反应器“卡脖子”问题,在无国际先例背景下,逐一解决了“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等技术瓶颈,实现了超大功率微波工程装备的自主研制和量产;在建设云南省绿色钛谷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避免高端钛材酸洗过程中使用传统燃煤锅炉生产蒸汽加热带来的环境污染,发明了微波连续酸洗钛带卷技术。
在郭胜惠看来,微波冶金的发展是非常年轻的交叉学科,它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今后通过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相信微波冶金和传统行业之间必将能够碰撞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郭胜惠表示,未来,他将进一步加强微波冶金和微波辅助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新装备研发,加强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成果转化和工程应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学校冶金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