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阿佤山,青山绿水间,烟叶舒展,绿意盎然。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以生态烟田为画布,以绿色转型为主笔,绘就了一幅“烟稻共生、天蓝地净、民富业兴”的产业振兴壮美图景。
航拍沧源烟区(5月7日摄)。田李佤杰 摄
沃土生金,塑造烟叶“黄金品质”
土壤是烟叶的“生命密码”。沧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用养结合”为核心,全面推行“冬耕晒垡”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每年秋冬时节,烟农们抢抓农时开展“深翻晒垡”行动,1.4万亩烟田通过机械翻耕的方式,打破土壤板结层,改善保水透气性,实现“休养生息”。同时,沧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指导烟农们将传统火木灰、农家肥等天然肥料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使用,2024年累计推广有机肥2.6万亩,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从3.26%提升至3.53%,有效提升了烟叶质量。安全生产方面, 沧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100%推广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药技术,蚜茧蜂“空降”行动,蓝板、性诱剂、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助力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30%,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烟农抢抓冬闲时节对烟田进行深耕晒垡(1月4日摄)。田李佤杰 摄
“过去施肥费工费时效果还不明显,现在有了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帮忙,土壤又松又软,给烟叶丰收打下基础。”沧源县勐董镇佤族烟农李哎惹介绍。
多元融合,奏响民富业兴“交响曲”
沧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充分借助当地生态环境优势,围绕三产融合发展思路,指导烟农发展绿色多元生态农业,走出一条特色振兴之路。
沧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引导烟农开展“烤烟+水稻”轮作模式,烟田亩均产值突破5000元,带动粮食增产10%,形成“一季烟叶、一季水稻、双重收益”的良性循环。
烟后水稻收获(资料图)。田李佤杰 摄
“我去年种烟纯收入有23万元,烤烟采收后又轮种水稻,烟草公司从育苗、植保到烘烤、分级都有专业队伍服务,这让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大田生产管理上。”沧源县糯良乡坝尾村烟农鲍沐不勒说。
在沧源翁丁烤烟产业综合体内,“烤烟+观光水稻+旅游”种植模式蓬勃发展。当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增收超万元;建成集观光旅游、产业工人队伍于一体的烟区产业综合体,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烟”,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沧源烟区以绿色为底色、创新为动力,不断绘就乡村振兴“高分答卷”。(完)(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