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5/14 19:15:21
来源:新华网

云南:“村播”助力 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字体:

  红河金平的水果、苗族刺绣,文山麻栗坡的腊肉、深山茶叶……在云南省的这两个边境县,许多村民正用手机镜头打破地域壁垒,将当地的土特产卖向全国,让“乡货”变“香货”,将乡土情怀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

  直播带货为家庭收入加上“双保险”

  近日,一场“直播带货达人秀”脱贫经验分享活动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曼棚新寨村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媒体、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与当地“村播”面对面交流经验,为当地“村播”事业拓宽新的路径。

金平县“直播带货达人秀”脱贫经验分享活动现场,主播正在进行直播带货(5月10日摄)。新华网 刘起摄

  曼棚新寨村居民以苗族为主,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作用,通过“党支部+直播基地+农特产品供应链+网红带货”模式,帮助群众销售苗绣、民族服饰、蜂蜜、水果等,走出了一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以前,橡胶产业是曼棚新寨村村民熊小刚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常常会因为橡胶市场的变动导致收入不稳定。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她学习了苗族刺绣,并通过社交媒体、电商平台售卖自己的绣品。“现在家庭主要收入里有10%是依靠自己的刺绣。”熊小刚说,她有了更多时间照顾家里,家庭收入也上了“双保险”。

  熊小刚家收入结构的变化是金平县广大群众拓宽增收渠道的一个缩影。

  自1992年以来,外交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优化定点帮扶政策,多措并举助力金平乡村振兴。2022年,外交部牵线爱心企业提供资金,实施苗绣传承和培训就业帮扶项目,提升当地妇女在图案设计、刺绣技巧、服装裁剪、电商直播等方面的能力。

  为进一步凝聚金平县网络主播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培育本土主播人才,金平县还成立了乡村振兴“金主播”联盟,以创业贷款扶持、直播实战培训、设立企业帮扶资金池、提供融媒平台和民族文化场景等方式,帮助网络主播快速成长进入“赛道”。2024年以来,金平县依托主播带货,销售人参果、腊肉、蜂蜜、民族服饰等农特产品达3800万元以上。

  培育“万名村播”乡村振兴闯出“新通道”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村播”正在成为带动乡村产品销售、丰富乡村产业业态、拉动乡村文旅融合的新方式。

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期间,文山本土“村播”正在进行直播带货(5月9日摄)。新华网 刘起

  5月9日,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在麻栗坡县开幕,一众网络达人齐聚麻栗坡县,化身老山茶推荐官,开启沉浸式直播带货。文山本土“村播”也对着镜头激情推介,架起茶农与全国消费者的“云桥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专业直播团队和麻栗坡本土“村播”带货销售额约220万元。

  在文山,麻栗坡“村播”蓬勃发展的现象不是个例。近年来,文山州委、州政府积极践行“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工作理念,提出全面发展农村直播电商的工作要求。文山州委宣传部牵头州级相关部门和8县(市)委宣传部,确定了“强主体、育品牌、优服务、助发展”的工作目标,通过“政府搭台、行业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全力推进“万名村播”培育工作。

  在“万名村播”的助力下,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文山大地徐徐展开。(完)(刘起 范芳钰)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