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11月18日电(记者王研、严勇)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云南省“金字招牌”,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7亿人次,旅游总花费达1.14万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云南省公安厅、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在全国率先系统性、全面性出台30条措施,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又是一年观鸥季,海埂大坝周边道路车流量又大了起来,日均人流量峰值超40万人次。昆明市公安局度假分局设置了24小时值守的治安警务亭,以定点、徒步、摩托车、巡逻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守望巡逻;重点时段联动PTU武装处突单元、重装巡逻组和属地交管部门共同开展交通疏导整治等工作。通过打造“交警、特巡警、水警、治安警”内部联动和“消防、医疗、内保”外部协同的应急处置模式,2024年“观鸥季”景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2.88%,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6.56%。这样“底线思维、精准画像、协同共治”的理念在《若干措施》里体现为“实行文旅市场主体差异化包容审慎监管”“强化夜间安全保障”“夯实自发活动安全基础”“助力创新发展”等具体措施。在监管工作上,强调联合文旅部门针对不同类型市场主体违法性质与情节,分层级、分批次推出“精准监管”清单,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在安全保障上,强调围绕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将人群密度达到每平方米1人及以上的区域时段纳入“1分钟”快速反应圈,建强用好治安防控支点。鼓励在夜间文旅消费新场景周边建立治安识别圈,向防控支点力量智能感知、预警、推送治安风险。针对网红打卡点、热门景区等目标地建立大人流预警模型,提醒属地公安机关部署力量、文旅部门按预案采取“预约”“限流”“错峰”等措施。
为了让游客能体验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与安心,《若干措施》将多地公安机关的成功实践提炼升华为“季前”布局旅居安全、强化文旅企业红黑榜应用等系列措施。一是在服务上做“加法”。旅居高峰前联动围绕“人地物事组织”和“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开展治安隐患和市场乱象“扫除”,做好“迎客”准备。如向旅居客人提供与本地居民同等的公安便民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旅居点布设24小时公安便民服务超市等。大理州公安局此前已有尝试——在大理古城、双廊、喜洲、巍山古城、鹤庆草海等旅游特色小镇建立“公安自助便民服务超市”25个;在沙溪古镇所属的沙溪派出所试点设立“酒店民宿一站式办理服务站”。二是在管理上做“乘法”。对诚信经营、无违法违规行为的“红榜”经营主体实施“非必要不开展现场检查”,将“黑榜”经营主体纳入公安机关“百万警进千万家”必访范围,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醒。三是在处置上做“减法”。提出围绕滇西、滇东旅游环线和滇中旅游区、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等布局,建立热点区域协同保通保畅机制。建立外地车辆轻微违章“首违不罚”清单和非主干道柔性执法机制。
“出台《协同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是基于两方面考量: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云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政委徐琪勇介绍,“以人民为中心”是制定《若干措施》的根本遵循。措施每一条都意在提升人民群众在旅游活动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守护的不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筹发展和安全”是贯穿始终的行动逻辑。追求的是通过主动预警、精准施策和智慧赋能实现“动态安全”与“发展型安全”,目的是创造一个让创业者有信心、让旅游者能尽兴的优质环境。
记者注意到,《若干措施》在激发内需潜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有不少前瞻性思考和制度性安排,高度契合当前云南文旅与百业相融紧密的发展趋势。
一是在文旅业态融合上超前谋划。在“体育+旅游”领域,提出优化体育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安全监管服务。为“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和“三江并流”国际探险公园周边派出所、巡特警配齐便携式AED、EDD等紧急救援装备设备,联动应急部门建立搜救向导队伍。在“商业+旅游”“影视+旅游”领域,加强对“云品出滇”“云南礼物”等地方品牌、文旅IP产品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建立云茶、云花、云咖、云果、云药等系列“云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警企联动机制,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在“科技+旅游”领域,提出优化重点文物、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及省公共文化云平台的网络安全监督,指导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服务好文化资源数字资产保护和利用。在“康养+旅游”领域,提出了在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特色温泉主题度假区布设社区警务室,指导经营企业单位加强内部治安保卫,强化周边涉险公共区域安全防护。
二是在“引客入滇”工作上靠前一步。在“提质跨境旅游”部分提出做好“引客入滇”入境服务、推动恢复团队边境旅游线路、提升多语种安全服务水平等具体措施,强调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移民出入境服务。
三是在丰富文旅元素上主动作为。鼓励基层派出所在热门旅游目的地建立特色警务室,组织“印章打卡”“警务体验”等活动,在文旅服务中融入公安元素。此前多地已有尝试:楚雄州公安局在彝族火把节期间创新民族服饰证件照体验、女特警巡逻队、警民反诈乐队、“警茶”便民体验、万人绣平安、网红“楚熊”警务室打卡、反诈集邮等8个线下活动,吸引5万余名游客现场打卡。
“《若干措施》只是云南公安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徐琪勇说,云南公安机关将不断优化服务管理,持续推出系列举措,推动旅游业态更丰富、游览更舒心、消费更活跃,让“平安”成为云南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品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