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31 15:38:57
来源:云南网

景谷威远:家乡筑巢引凤归 车间织就振兴梦

字体:

  机器轰鸣声中,布料在缝纫机上流转,工人们手指翻飞,将裁片缝制成整齐的衣料。走进景谷县威远镇课里村的景谷弘兴服装厂,一派忙碌有序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这个由返乡创业者创办的服装厂,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心愿,更成为当地优化营商环境、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生动注脚。

  “以前我们这边没有服装加工厂,村民都去江浙一带打工,考虑到把工厂开到村里,大家就不用去外面打工,就在家旁边能照顾家里面,领着娃娃也能做事情,所以我们就把厂建在课里田房。”服装厂总经理李佳奇道出了返乡创业的初衷。早年在外地服装行业打拼的她,始终牵挂着家乡。

  “近些年每次回来,都能感受到家乡营商环境的新变化,政策越来越贴心,服务越来越周到,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回乡办厂。”2025年4月,投资150万元的弘兴服装厂开业,安装设备共35台,对外承接商务、休闲西装、运动服、校服、工作服等多种类服装定制加工,李佳奇正式迈出了返乡创业的第一步。

  生产初期,绝大部分工人都是“零基础”。“公司里面的职工主要就是课里村人,从他们才来时什么都不会,经过三四个月的培训,现在都能上手做服装了。”李佳奇介绍道,工资采用计件制,很灵活,就是为了方便村民既能务工,也能照顾家。

  “刚来时连穿针引线都费劲,现在已经能独立完成整件服装的缝制了。”课里村田房小组村民黄涛笑着说道,她已经在服装厂里工作了6个月,家就在附近,走路几分钟就能到,“服装厂的成立也方便了我们,可以照顾家里面,接送孩子,照顾老人,现在收入也不错,感谢他们来支持我们。”

  作为田房小组的小组长,徐希最清楚这份事业的分量。“目前厂里用工20人,其中脱贫户、脱贫监测户有5人,还有1名残疾人。服装厂建在村里,能让村里的人就近就业,非常感谢政府和企业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支持。”在服装厂务工,每月工资能达到三四千,对农村家庭来说是笔不少的收入,让部分村民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从厂房用地审批到劳动力招聘和品牌打造,党委、政府还有村里都给了我们很大支持,让服装厂能够快速建成并投产。”服装厂总经理李佳奇说道。扎根乡村以来,服装厂也主动扛起社会责任,不仅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今年还向景谷县特殊教育学校捐赠校服174套,用实际行动反哺家乡。

  如今,弘兴服装厂逐步走上正轨,开业以来陆续接到了县内县外的生产订单。谈及未来,服装厂销售经理刘弘表示:“以后我们还要把规模逐渐地扩大,让当地的就业人员有更好的就业之路。”随着生产线的延伸,这方小小的乡村车间,将解决更多群众的就业问题,正编织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从返乡创业的“一颗种子”,到富民兴村的“一片绿荫”,弘兴服装厂的成长轨迹,正是景谷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乡贤回归、激活乡村活力的缩影。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多“家门口务工车间”正在落地生根,让乡村振兴有了坚实的产业支撑,让村民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宽广。(罗有华)

【纠错】 【责任编辑: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