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31 09:31:10
来源:云南日报

云南罗平:万峰湖上护学舟

字体:

安全员讲解使用救生衣。

行驶在山水间的“万峰一号”。

  秋日午后,万峰湖面碎金闪烁。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划破山涧宁静,一艘灰蓝相间的大船推开碧波,缓缓靠向八大河码头。137名少数民族学生轻车熟路地排成长队,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完成人数清点、签字确认、穿戴救生衣等流程后,井然有序地踏入“万峰一号”船舱。这艘核载150人的大船,载着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的学子们,穿越30公里湖面,驶向彼岸的学校。

  “我家离学校有50多公里,如果坐车上学的话来回要150元车费。坐船比坐车快一个多小时,而且还不用花钱。”“我很喜欢坐这艘大船,又舒适又安全,还可以欣赏沿岸美丽的风景。”……谈起乘船上学,孩子们有说不完的话题。如今,乘坐免费校船上学的学生有320人,长期乘坐的有295人,其中包括48名小学生。这些孩子来自鲁布革乡的6个村,大部分是布依族、苗族、彝族学生。这艘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护学方舟”的船,14年来已经安全航行了29.9万公里,在壮美山水间铺就了一条求学之路。

  1998年,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关闸蓄水,造就了万峰湖“高峡出平湖”的景致,但水域阻隔也让孩子们求学路变得异常艰难。鲁布革乡的2.1万居民中少数民族占比超过85%,分散居住在湖岸线周边的31个村寨。“孩子们上学如果走旱路要绕行险峻山路,单程就要两三个小时,实在很辛苦。”一位家长坦言,“如果走水路的话就得乘坐护栏低矮、设备简陋、安全性差的农用船,每次5元的船费对曾经的山区贫困家庭来说也是不小负担。”

  为解决这一库区民生难题,鲁布革乡持续向上级反映,推动成立云南三江航运有限公司。2011年12月,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罗平县政府一锤定音:鲁布革乡学生免费乘船上学。罗平县交通局争取20万元、教育局筹措10万元、鲁布革乡自筹10万元、航运公司减免7.34万元,共同托起了孩子们的求学路。

  为保障免费政策落地落实,2013年,罗平县推出了鲁布革乡学生免费乘船上学管理办法,并从2014年起由县级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补贴,教体部门开展防溺水教育,交通运输部门严把船舶安全关,公安部门维护乘船秩序,应急部门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并联合实施监管,制定了“六不发航”制度:船况不良、证照不齐、乘客超载、停航封渡、气候不良、未穿救生衣,任何一项不达标绝不起航。

  鲁布革乡应急管理站负责人蔺如贤介绍,14年来,免费校船年均运送学生5.2万人次,从未有安全事故发生。此外,鲁布革乡还组织专门人员在码头教授救生技能、发放安全读本,将船舶变成流动的安全课堂。云南三江航运公司根据实际需求,创新采用“大船+小船”接驳模式,大船负责主干航线运输,小船深入支流岔道,实现点对点精准服务。航行途中,安全员全程巡视,及时关注学生状况。

  罗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梅曾是免费校船的首批受益者之一,她说:“2012年校船开通时,我正在上初中。每个放假日,学校的值周教师都会反复叮嘱安全事项,组织乘船学生列队。3年间,它不仅保障了我的安全,更减轻了家庭负担。后来,我的妹妹弟弟也沿着我的航迹乘船求学。现在,我希望用镜头继续讲述这艘船的故事。”

  夕阳西下,校船再次起航。船舱内,布依族的山歌与苗族的飞歌交织回响;甲板上,不同民族的孩子并肩欣赏湖光山色。当汽笛声再次回荡在万峰湖的晨曦暮霭中,这艘“护学方舟”仍在破浪前行,载着各民族孩子的梦想,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记者 张雯 通讯员 张照彬 文/图)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