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与云南省图书馆联合主办的2025“行・阅云南”足迹・回响总结会在昆明举行。历经7个月深耕实践,这场以“山河为书、足迹为笔”为核心理念的深度研学活动正式落下帷幕,370余名师生代表、专家读者共同复盘成果,为云南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校馆协同育人写下生动注脚。
2025“行·阅云南”总结会现场(10月18日摄)。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云南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交流中达成共识,双方未来将继续加强战略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共同推动“行走的思政课”创新升级,引导更多青年学子、读者在广阔的天地中阅读云南、热爱中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怒江美丽公路实地研学(7月28日摄)。
总结会上,此次研学活动的系列成果集中亮相。全长15分钟的纪实纪录片回顾了研学全程,9组优秀作品的图文集被收录,9组“优秀实践小组”获表彰。现场同步设置古籍科普展、古籍装订体验、“跟着霞客拓云南”传拓体验区,嘉宾在互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现场还发布了2026“行•阅云南”系列活动的预告。
小中甸水库实地研学(7月29日摄)。
自2025年4月启动以来,“行・阅云南”系列活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全民阅读推广主线,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为核心载体,分三阶段深入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研学。在“雪域雄关踏征途”迪庆站中,参与者走进小中甸水库、水电站,在高原生态考察中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金沙水拍铸峥嵘”丽江站中,参与者探访石鼓镇红军长征遗址、滇中引水工程项目,在红色传承与水电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山碑江弦传薪火”怒江站中,参与者徒步怒江美丽公路绿道,走进当地社区,见证生态文明与民族团结共生的成果。
长江第一湾实地研学(8月4日摄)。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构建了“校馆协同、优势互补”模式,学校发挥专业优势,组织水利电力专业教师带队指导,将思政教育融入山川河流和红色教育基地;云南省图书馆则依托文化资源,联动三地图书馆、博物馆,推动全民阅读从“纸上”走向了“实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