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8/21 18:57:08
来源:新华社

云南南华:一朵菌子,何以成为亮眼的产业名片

字体:

  交易市场商户云集,冷链车满载鲜菌前往全国各地;智慧化工厂科技赋能,实现食用菌周年生产;加工车间机器轰鸣,鲜菌变身多元产品……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一朵小小的菌子,正串联起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以蓬勃活力成为这座城市亮眼的产业名片。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以食用菌产业闻名的南华县,在交易市场、田间地头和生产车间内探寻一朵菌子绘就的产业振兴图景。

  用好资源禀赋筑牢产业根基——

  南华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温和的气候和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菌资源,野生食用菌品类超过350种。近年来,南华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重点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增量。

8月20日,云南·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商户李晓燕正在打包松茸。新华社记者熊轩昂 摄

  下午两点,云南·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内一派热闹景象。商户李晓燕正将刚分拣好的松茸打包发货。“进入产季以来,线上线下的订单都供不应求,仅野生食用菌销售额就超过100万元。”李晓燕说,新鲜采摘的野生菌通过冷链物流,1到2天内即可出现在北京、广东等地的餐桌上。

  不断完善的物流体系打通了南华食用菌的出山通道。依托野生菌交易中心这一枢纽,南华县建成冷链仓储中心,与顺丰等物流企业合作搭建起快速运输网络,2024年野生食用菌交易量达1.38万吨,交易额突破19亿元,增长势头强劲。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为了弥补野生菌生长季节性强的短板,南华县积极探索人工食用菌种植,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企业,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截至2024年,南华县人工食用菌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

  在南华县食用菌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云南滇食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燕洪正忙着和务工人员一起采收大棚里的红托竹荪。“公司承包的基地创新采用了大棚覆土栽培和林下种植两种模式,可实现反季和错季生产。”王燕洪说。

这是8月20日拍摄的南华县食用菌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内红托竹荪覆土栽培大棚。新华社记者熊轩昂 摄

  走进云南汇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全自动菌包生产线正有序运转,这座占地170余亩的智慧化工厂于今年6月底投产,目前每天生产菌棒4万余棒,预计年产鹿茸菇、海鲜菇等品种鲜菇5.5万吨。

  “我们建立了‘集中制棒+分散出菇’的模式,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公司董事长卓智勇介绍,工厂不仅搭建起高效的生产线,还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食用菌,实现联农带农、稳定增收。

  延链补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松茸酱、菌汤包、野生食用菌冻干……南华县咪依噜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展厅内,各类食用菌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公司董事长余跃先正为来访的客商介绍产品。

  “通过精深加工,南华的菌子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余跃先说,公司已推出140余种食用菌加工产品,生产的速冻松茸、牛肝菌等产品常年出口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家,2024年产值突破1亿元。

南华县咪依噜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推出的食用菌加工产品。新华社记者熊轩昂 摄

  这是南华县延长食用菌产业链的缩影。通过用地优惠、贷款帮扶等政策,南华县培育了一批食用菌加工企业,形成鲜菌速冻、干制等多种加工模式,不断提升食用菌加工产品附加值。

  此外,南华县还打造野生菌美食文化节、食用菌采摘体验等新业态,推动“种植、加工、销售、文旅”全链条深度融合,激发产业活力。2024年,全县食用菌产业综合产值达76.45亿元,一朵朵菌子在南华县正撑起富民强县的大产业。(记者 熊轩昂)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