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司法局勐马司法所赓续“宾弄赛嗨”民族互助的传统根脉,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浸润边陲每一寸土地,成为边民口耳相传的信念——“有纠纷,莫要怕”。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他们架起了一座凝聚民族团结、守护边疆安宁的“法治连心桥”。
国门司法聚民智 边寨纷扰一站解
面对边境多民族共居、多元文化交织的治理场景,勐马司法所创新构建“360全方位调解工作法”——以“三原则守公平、六步骤严流程、零距离贴民心”为核心,将调解现场从办公室延伸至田间地头、乡间集市,打造“哪里有纠纷,调解就跟进到哪里”的立体化治理格局。
2023年,一桩纠缠20年的村民相邻权纠纷迎来破局。勐马司法所摒弃传统调解思维,邀请村寨德高望重的长者、“双语”干部组建专项调解组,经十余次实地勘测、数十户走访,六易其稿磋商,最终以民法典相邻权规定为法理依据,融入“宾弄赛嗨”邻里和睦传统智慧,成功化解积怨,实现“法理相融、情谊永续”的双重成效。
2021年3月至今年9月,勐马司法所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协议履行率100%,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基层治理目标。
速调暖办显担当 边民期盼有回响
“边民所盼,司法所向;边民所忧,司法所解。”勐马司法所始终以“高效响应+人文关怀”践行初心,让司法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2024年初,边民李女士30万元跨境投资因合作方失联陷入困境。勐马司法所第一时间联动边境管控部门,梳理凭证、查找线索,最终促成“现金赔付+货物抵扣”的柔性解决方案,既为群众挽回损失,更守护了边境民间贸易互信。
今年春节前夕,十余名农民工因被拖欠8万余元工资,返乡团圆遇阻。勐马司法所工作人员循着线索凌晨奔赴现场协调,既释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又兼顾企业经营实际,最终促使企业当场结清欠款,让农民工带着“辛苦钱”安心返乡。
这两起案例,正是勐马司法所“速调暖办”的生动注脚。
普法护边无盲区 法治春风拂边疆
勐马司法所着力构建“精准化、全覆盖、多语种”的法治服务体系,切实让群众“学法有道、遇事找法、维权用法”。针对民族语言差异,勐马司法所专门组建“双语普法队”,以傣语、拉祜语、佤语等多种语言,走进田间地头、口岸集市、校园村寨,年均举办法治讲座40余场。2021年至今,勐马司法所累计发放多种普法材料5000余份。
在云南孟连边境经济合作区,勐马司法所设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打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合同审查”一站式服务平台,护航边境经济发展,年均处理涉企涉农法律事务200余件,累计为企业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超百万元,切实让法治成为边境贸易健康发展的“定心丸”。
对特殊群体、困境群众等人群,勐马司法所推行“一人一策”精准帮扶。2021年至今年9月,勐马司法所已帮助50余名特殊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融入家庭。
如今,勐马司法所将“宾弄赛嗨”民族温情与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合,以调解止纷争、以服务暖民心、以普法护边疆,让法治精神落地生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