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记者从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共绘绿色春城新画卷” 昆明首届自然笔记大赛正式开启报名通道,邀全市青少年走出课堂,与自然深度对话,用独特视角记录自然之美。

一起来看下活动详情:
一、参与对象
昆明市小学、初中学生,按学段分为:
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
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
初中组(7—9年级)
作品可以个人或团队(不超过3人)名义提交。
二、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至2026年2月
1.大赛启动报名
2025年11月17日至2026年2月6日,通过“彩龙社区”“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等公众号下载报名表,向报名邮箱(906036674@qq.com)提交一幅以大自然为主题作品,完成报名。
2.自然笔记线下培训
2026年2月,报名参赛的选手即有资格参与在盘龙区各研学基地、公园或校园开展的自然笔记线下培训活动,参与批次、时间及地点主办方将根据参赛选手报名表上提供的个人联系信息另行通知。
3.自然笔记提交
2025年11月17日至2026年2月6日提交自然笔记参赛作品
4.作品评选:2026年3月
5.展览宣传:2026年3—4月
三、作品要求
自然笔记是一种图画和文字结合的自然观察日记,是基于科学观察的实验记录,也是让自己与自然重建联系的实践方式,更是生物多样性探究活动的一种参与方式。
一份完整的自然笔记须有7个要素:时间、地点、天气、记录人、作品题目、文字和图画。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地理景观等有关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记录对象,记录内容包括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详细描述,如外貌、行为、栖息地等,以及个人的感受、研究和发现等。
本次赛事将组织线下的自然笔记训练营活动,邀请专家现场讲解自然笔记的创作技巧和方法,辅助参赛选手更好地完成自然笔记作品。
(一)作品要求
1.作品须为参赛者原创,不得抄袭、修改其他已有版权作品,提交的作品图片不得带有任何与作品无关的标识;
2.自然笔记作品兼顾图画及文字记录的准确性,避免脱离真实的艺术发挥。自然笔记记录的物种必须是开展自然观察的地区具备的物种,避免漫画式表达。
3.作品须注意图画与文字的比例均衡,排版设计避免凌乱而无重点。避免过多使用资料性、过于学术性的文字,文字内容要清晰可见,避免与图画颜色相近或被绘画底色覆盖。
4.鼓励参赛者申报自然笔记作品时,附上如记录自然笔记作品绘制的过程、讲述自然笔记背后的故事、分享自然笔记带来的收获等。
(二)报送要求
1.单幅自然笔记作品应为不小于5 M的JPG文件,清晰度不小于300dpi,文件名为作品名称_作者。
2.请参赛者扫描二维码,根据提示要求上传自然笔记作品。
(三)评选标准
科学性(30%):观察准确、知识正确。
艺术性(20%):画面美观、排版清晰。
思想性(30%):体现生态保护主题,有深度思考。
创新性(20%):形式或视角新颖。
四、奖项设置
每组别分设:
一等奖(10名):证书+书籍+生态研学营名额
二等奖(20名):证书+书籍+生态研学体验名额
三等奖(30名):证书+单次研学体验包
优秀奖(100名):证书
优秀组织机构:组织参赛的学校等单位可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作品获奖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五、宣传与延伸
(一)大赛启动
通过“生物多样性100课”直播课,邀请曾孝濂老师授课,并启动活动。
(二)自然笔记线下训练营/校园自然笔记公益讲座
在盘龙区各个园区或校园内,开展专家进校园自然笔记培训。
(三)颁奖典礼及作品展示
组织开展线下的作品发布及颁奖活动,邀请曾孝濂(待定)等专家出席颁奖活动现场,并为获奖者颁发证书。
优秀作品将在昆明市内、学校巡展,并通过媒体宣传。
获奖学生优秀作品可获得在云南省少先队队报《蜜蜂报》上发表的机会。
获奖学生优秀作品可在2026年昆明市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及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上展出。
(四)在彩龙社区、云南省及昆明市主流媒体等平台发布预热公告、新闻稿等,提高市民参与度。
六、其他事项
主办单位拥有对应征作品的复制、展览、宣传、发表、出版(含电子出版)的权利,不再另付稿酬。投稿作品所涉及著作权、版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
投稿作品必须享有完全版权,投稿作品中禁止插入任何商业广告、字符、LOGO以及可以识别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
作者享有署名权。主办单位对本活动享有最终解释权。
春城的每一片叶、每一只鸟、每一朵花,都是自然馈赠的创作素材。这场大赛不只是比拼,更是让孩子亲近自然、学会观察、传递生态保护理念的成长之旅。现在就扫码关注 “彩龙社区” 或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 公众号,下载报名表,把作品和表格发送至906036674@qq.com,让孩子用画笔 + 文字留住春城自然之美,赢取专属生态成长福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