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14 12:40:59
来源: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临沧勐堆司法所:边境线上的“法治灯塔”

字体: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与缅甸山水相连,是镇康县边境线最长的乡镇。近年来,勐堆司法所的干部职工以专业与温情,在特殊的地理坐标中书写着法治守护的动人篇章。

勐堆司法所联合勐堆边境派出所进乡村开展禁毒宣传活动(2024年6月21日摄)。 勐堆司法所供图

  跨界矛盾“化解器”:筑牢边境和谐基石

  勐堆乡边民语言相通、文化相近,跨境经贸往来频繁,借贷、婚姻、土地等纠纷常涉及境内外双方,处理难度极大。在调解跨境纠纷时,勐堆司法所坚持“情理法结合”,既以法律为准绳,又尊重中缅双边民情习俗。

  2024年5月10日,针对边民土地置换确权争议,勐堆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测量土地,用“背对背沟通+面对面调解”的方式,从家族亲情、法律法规讲到未来相处之道,最终化解了堂兄弟间20余年的积怨。针对边境贸易中的合同签订、劳务用工等问题,勐堆司法所走进集市商户,“手把手”指导规范合同条款,成为边民与商家的“贴心法律顾问”。

  “法治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化解矛盾的暖流。”勐堆司法所所长王艳说。3年来勐堆司法所累计化解跨境纠纷120余起,涉及金额超千万元,用专业与耐心守护着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

勐堆司法所联合勐堆边境派出所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2024年6月3日摄)。勐堆司法所供图

  群山间的“摆渡人”:普法调解走村入户

  勐堆乡山高坝少、村寨分散,针对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勐堆司法所创新组建“法治夜校”。夜幕降临时,勐堆司法所干部职工带着普法材料穿梭山路,在火塘边、村寨空地上,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民间故事和身边案例,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理念深入人心。

  2024年6月下旬,勐堆乡帮东村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界限争执不下,司法所干部充分尊重民族风俗,提出“共栽三角梅定界”的方案。如今,枝繁叶茂的三角梅不仅划清了界限,更成为两家人和睦的见证。勐堆乡蚌孔村堂兄弟的土地纠纷、跨村寨的婚姻矛盾……在司法所干部耐心劝说、数十次上门调解下,让一份份调解协议成为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王艳说。3年来,“法治夜校”覆盖全乡10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普法活动200余场,调解成功率达98%,让法治阳光洒满群山。此外,勐堆司法所近年来累计帮助12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重新回归社会,衔接安置帮教对象200余名。(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