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芒洪拉祜族布朗族乡安雅村的田野上,刚完成烟叶采收的田垄里,苦荞白花细碎连片、随风摇曳,宛如给大地铺上一层素色绒毯。“烤烟收完荞花接,一花一叶都是宝,一年两季收入稳。”烟农罗长妹说。

“烟+荞”托起群众幸福生活(10月20日摄)。王耀斌 摄
“金叶”续“银荞” 冬闲田变“双季金土地”
曾经,烟农“赶烤”结束后,烟田便进入漫长的冬闲期,土地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如今,芒洪乡锚定“一地双收、粮烟双赢”目标,以“烟粮轮作”为抓手,推动土地效益最大化。
罗长妹今年种植的烤烟总收入超4万元,烟叶采收后抢种的苦荞,又将为家庭增添近万元收入。“以前土地秋冬闲得慌,现在成了的‘金土地’,一年到头有活干、有钱赚。”罗长妹说。

黄金叶满载而归(9月17日摄)。者开明 摄
为破解农户“种得好、卖不掉”的顾虑,芒洪乡一方面争取特色产业扶持项目,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引入深圳市英壹商贸有限公司,建立“党组织+公司+农户”合作机制,构建稳定产销链条。企业承诺按市场保底价收购苦荞,每收购1吨额外为村集体经济返点100元,每年还按资金投入的4%给村集体分成。“既有保底收入,还能为村集体添活力,我们种荞更有底气了。”安雅村党总支书记李志华说。
职业烟农杨明英的种植版图也在“烤烟+N”模式下不断扩大。“去年烤烟收完接着种苦荞,一年下来收入有4万多元;今年信心足,扩大了烤烟种植面积,光烤烟就能收入10万多元,苦荞还能再添近2万元。”她是村里的种植能手,如今还带动3户邻居跟着种烟种荞。

苦荞加工厂房(10月22日摄)。王耀斌 摄
“原粮”转“精品” 旧销路变“全链增收路”
“烤烟+N”的活力,不仅在于“一季接一季”的轮作,更在于“从地头到舌尖”的产业链升级。在推动烟荞轮作的同时,芒洪乡聚焦“后端加工”发力,乡级统筹衔接资金投入280万元,联合深圳市英壹商贸有限公司配套200余万元,建成一座标准化苦荞加工厂房。
厂房投用后,苦荞从初级农产品升级为可直接销售的加工品,不仅提升了附加值,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烟农表示,以前种苦荞要自己到县城卖,现在公司直接在家门口收购,还可以到厂房打零工,顾家挣钱两不误。
2025年,芒洪乡已发展烟后作物2850亩,土地复种率达86.4%,带动群众年增收超200万元。(完)(普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