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科技入昭·沪滇协作”双招双引活动在昭通市昭阳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聚焦高原绿色农业,汇聚了多位省内外院士、专家和企业家,通过学术交流等方式,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如何助力昭通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2025年度沪滇科技交流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紧扣昭通建设农业强市的科技需求,通过项目签约、基地授牌、专题讲座及多场专题活动,搭建起专家资源与地方产业对接的桥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9月28日摄)。
活动期间,举行了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签约暨授牌仪式,签约项目涵盖林草科技、社会科学、协同育人、半导体材料、珍稀药用植物等领域,以及昭通天麻、核桃、中药材、有机蔬菜等高原绿色农业产业。同时,还举行“昭通市竹产业创新研究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昭通分院”、昭通市“高原笋都”授牌仪式。昭通市在会上作“双招双引”活动专题推介。与会嘉宾于29日上午专题调研昭通高原绿色农业发展成效。
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主办方围绕科技赋能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举行前沿知识讲座,4位院士分别以《云南传统药物创新研究若干实例》《绿色农药产业发展的思考》《昭通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分布式物联网助力智慧农业》为题作报告;聚焦昭通绿色优势产业,开展高原绿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咨询暨科技创新项目启动会、农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4场专场活动。
知识讲座分享(9月28日摄)。
近年来,昭通市积极落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构建了以“兴昭人才支持计划”为核心的人才政策体系,并依托上海对口协作与“组团式”帮扶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有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此前,云南省首块光伏玻璃在昭通下线,全国首条“土豆米”生产线也在此建成投产,科技创新正成为昭通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