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彩云行丨华能澜沧江公司:构筑数字安全防线 护航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9/18 20:55:00
来源:华能澜沧江公司

网络安全彩云行丨华能澜沧江公司:构筑数字安全防线 护航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

字体:

  近年来,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澜沧江公司”)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为核心,创新实战化网络安全治理模式,为跨境能源枢纽建设筑牢安全屏障,不仅成为云南省打造绿色经济强省的骨干力量,更树立起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安全标杆,为清洁电力供应提供坚实保障。

现场讲解(9月18日 摄)。

  责任与技术双轮驱动 夯实安全根基

  华能澜沧江公司将网络安全纳入战略发展全局,从治理体系入手,构建“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联动”的党委网络安全责任体系,明晰各层级职责边界,并通过覆盖全部基层单位的集中宣讲与全员培训,让操作规范、网安和数据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形成“全员知责、全员履责”的闭环管理。

  在技术防护层面,华能澜沧江公司聚焦核心业务与信息系统安全,推进分级分域管理,所有系统均完成定级备案与等级测评,结果均达“良好及以上”。全站控制系统以华能小湾水电站为示范完成国产化改造,华能澜沧江公司实现重大技术创新59项,其中20项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解决技术“卡脖子”风险;针对新能源场站分布广、通信难的痛点,创新应用“零信任+沙箱”模型构建远程办公安全体系,5G专网在澜沧江流域电厂的落地更加速智慧电厂建设,相关技术方案与评估报告双双入选国家能源局全国优秀案例,成为行业可推广的典范。

  立体防御+人才赋能 提升安全实战能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业务环境,华能澜沧江公司打造“全景感知、主动防御、智能响应”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比如针对西藏高原站点通信链路特殊、境外站点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采用“区域汇聚+远程管控”“跨境专线+边界加固”等差异化策略,结合行为审计、流量分析等技术,打造“感知—识别—处置”一体化监测管控体系。

  华能澜沧江公司建成区域网络安全监管中心,按照“一省一出口”的总体原则,对在滇华能单位完成系统资产全要素管理、监督管理、态势感知、安全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急指挥及协调联动等工作,同时为人才队伍建设、检查、监督、测评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人才是安全防护的核心力量。华能澜沧江公司构建起“专业引领+基层普及”的双轮驱动培养格局,自2022年起累计组织70余人次参与CISP等权威认证培训,推进“持证上岗、以训促战”;依托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创新工作室,建立“学、证、赛、战”四位一体人才机制。

  协同共防+跨境赋能 拓宽安全防护边界

  华能澜沧江公司不仅筑牢自身防线,还积极构建多元协同的安全生态。与云南省公安厅、属地网安部门及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云南分中心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与联合响应机制,2022至2024年协同处置网络钓鱼、仿冒网站等突发事件,下发安全通报37期。凭借扎实的网安建设,公司网络安全工作连续三年获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考核A级第一名,连续两年获评云南省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优秀单位、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云南分中心“优秀支撑单位”。

  在跨境能源合作领域,华能澜沧江公司以中柬共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样板——桑河二级水电站为试点,搭建安全互联互通体系,开通高可靠加密跨境专线,打通境外单位安全访问通道,实现网络流量、安全事件等数据实时回传与集中监控;建立“公司专家+属地技术员”双线协作机制,通过远程培训、驻场指导提升属地人员能力,为境外厂站网络安全提供“华能方案”。

  关基示范引领 树立行业安全标杆

  华能澜沧江公司持续深化关基保护体系建设,构建以“3+8”专业管理体系为核心,覆盖物理、网络、信息、运行、数据五层级的联动防护机制,形成“标准规范+技术体系+责任落实”三位一体的纵深防御体系。

  2021年,国内首台套700兆瓦水电机组国产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华能小湾水电站投运;2023年3月,华能澜沧江公司集控中心及11个大型水电厂监控系统全部通过密评,其中集控中心监控系统成为国内流域集控及南方区域电力行业首个通过商用密码评估的系统,小湾电厂监控系统成为国内首个通过密评的水电厂系统;2024年3月,顺利通过公安部关基示范评估,成为南方区域及水电集控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未来,华能澜沧江公司将持续践行网络强国与绿色发展战略,推动网络安全与能源业务深度融合,奋力打造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的引领标杆,为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安全动能。(完)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