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9/11 15:02:51
来源:新华网

用搏击生命的科学研究为罕见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字体:

  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重要科技成果。为了致敬他们,近期,昆明理工大学推出《格物》系列视频,分享他们的研究故事与学术经历。

  在许多人眼中,生命科学是复杂、深奥,甚至带着些许距离感的研究领域。但在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教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永昌看来,真正的生命科学,应该是带着温度的,它不仅在显微镜下解析细胞、基因的精细结构,更要回应患者“无药可医”的困境,为生命带来希望与答案。

  他带领的团队长期致力于神经遗传疾病非人灵长类模型的构建与转化应用,创建了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和Rett综合征(RTT)等单基因遗传病猴模型;参与世界首例非人灵长类体内基因编辑研究,率先创建了多个世界首例的高度模拟临床患者表型的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突破了传统小鼠模型在认知、运动、发育等维度的局限。基于这些模型,他揭示了多项此前未被发现的发病机制,开发出系列具有转化潜力的治疗策略,并推动相关疗法进入临床前研究。

  在采访中,陈永昌分享了一本名为《搏击生命》的书,这本书是一名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的妹妹所著,记录了其家人患病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如今这名患者已经去世了,陈永昌一直把这本书带在身边激励自己,“要突破这些疾病研究需要科技的加持,希望我们的研究,让他们真正有能力去搏击生命,让他们能够活得更久。”陈永昌说,如今他们的研究已经发现了有希望的疗法,但对于疾病治疗,不能只停留在希望,唯有让希望尽快变为现实,才能让患者更好地去搏击生命。(完)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