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烤季,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马家寨烟区一派繁忙。320亩烟田迎来采收高峰,20座现代化电能烤房整齐排列。烤房内,一片片金黄的烟叶均匀舒展,智能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见证着烟叶品质的提升,科技力量正为烟农增加增收底气。
电能烤房里正在烘烤的烟叶(8月11日摄)。
“以前整夜守着烤房不敢合眼,就怕温度控制不好,把烟叶烤坏。”据烟农张继安介绍,传统烤房烘烤过程对人工操作依赖度高,需要人力加料调控温度、湿度,烟叶品质还难以保障。如今,在政府支持下建成的智能电能烤房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电能烤房只需设定好程序便可满足不同阶段的烘烤需求。“现在烤20炉烟可省10多个工时,人轻松了,烟叶品质也更加稳定。张继安说。
电能烤房不仅解放了劳动力,也让烟叶品质实现跃升,成为马家寨烟农增收的核心引擎。“智能控制系统能将温湿度误差精准控制在±0.1℃左右,烤出来的烟叶颜色和油分都比以前好得多。”烟农丁刚说。电能烤房不仅让烟农自身收益提升,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据丁刚介绍,他带动了周围60名产业化工人参与烟叶采收、烘烤等环节,每人每天可获得稳定收入。
蒲缥镇马家寨电能烤房群(8月11日摄)。
隆阳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蒲缥烟叶工作站副站长王平介绍,为了让烟农熟练掌握智能技术,蒲缥烟站烘烤主管和蒲缥服务部烘烤技术员手把手教烟农调试智能控制系统,遇到设备故障或技术难题时随叫随到,及时解答,让烟农用上“放心技术”。
截至8月12日,蒲缥烟站在烤烟叶预计2800担,已出炉烟叶2600担。隆隆作响的电能烤房,既是科技兴烟的缩影,更是政策惠农的见证。(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