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安局创新实践“州、市共建合用”模式,建成集执法办案、案件管理、涉案财物管理、执法监督管理“四位一体”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以“一站式”办案效率与全链条监督机制,打造出法治公安建设的“示范窗口”。
一站式办案:效率与规范双提升
大理市公安局法制大队教导员王华峰介绍,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整合31间标准化功能室,涵盖信息采集和尿检区、特殊性询问室、未成年人询问室、案件办理室、案情研判室等,满足办案流程需要。从嫌疑人入区登记、人身安全检查到随身物品保管,从信息采集录入、讯(询)问同步录音录像,嫌疑人轨迹光盘刻录等,专业管理团队为办案民警提供全流程辅助服务,彻底改变了“多头跑,效率低”的办案困境。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运行伊始便确立刚性标准,所有刑事案件一律进入中心办理,同时动态优化行政案件“正面清单”,将涉团伙案件、毒品、未成年人以及其他复杂敏感、社会关注度高的行政案件优先进入中心办理。完善未成年人“一站式”讯(询)问室暨大理市人民检察院金花姐姐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建设应用,实现涉未成年人案件询问取证、心理疏导、司法救助一体化,检公协作双向信息共享。从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至2025年7月,中心累计完成讯(询)问18839人次。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大厅(资料图)。
推动政法一体化协同,176件重大疑难案件邀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危险驾驶案通过“每周二移送、周四公诉、集中宣判”的速裁程序,实现简案快办,刑事诉讼效率显著提升。
全链条管控:案件与财物精准可控
案件管理中心严格推行“统一审核、统一出口”机制,借助卷宗管理系统实现7909件案件全程可追溯,杜绝“口袋案”“超期办案”。2024年实体化运行的案审专班,为派出所移交案件查漏补缺,使刑事案件办案周期缩短50%,推动实现“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从2021年3月至今,案件管理中心已向检察机关提请批捕2400余件,移送审查起诉4300余件,案件“出口”质量全程可控。
涉案财物管理则依托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建成全省试点的跨部门集中管理中心,划分普通货物保管区、贵重物品保管区、低温冷藏区、车辆保管区、大型物品保管区等五大功能区,实现“一物一标签”全程数字化追踪。从2021年9月至2025年7月,累计保管涉案物品3191件,实现“零损毁”“零丢失”。
智能化监督:全流程阳光执法
执法监督管理中心构建“接处警—受立案—案件办理—案件办结”全链条监督,对发现的执法问题进行日清、周结、月通报,形成“巡查通报、整改反馈、执法考评”的监督闭环。通过智能系统累计巡查警情9.4万余起、案件4.3万余起,发出预警1.5万余条,整改率达95%。
监督的“阳光”更向社会延伸——执法监督管理中心主动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1.4万余份、刑事案件信息3.8万余份,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引入州、市人民检察院派驻检察官和驻场律师,成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对疑难复杂案件适时开展集体研讨,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问题。通过可视化系统对全局14个办案区实时巡查,让规范执法成为民警的行为自觉。
从“一站式”办案的高效便捷,到全链条监督的阳光透明,大理州大理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以规范为基、以科技为翼,让“阳光下的守护”成为看得见的法治风景,为平安大理、法治大理注入强劲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