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云南华电鲁地拉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连续安全生产达4411天,创下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的新纪录。其累计发电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0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80万吨,可以满足超1亿人一年用电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绿色动能”,充分彰显了“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
鲁地拉公司大楼(资料图)。
13载栉风沐雨、4411个日夜、100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这一组组闪光的数字,是鲁地拉人以匠心守护初心、用实干诠释担当的生动写照。
党建领航,红色引擎聚合力
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地拉公司”)坚持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让党旗在能源保供、新能源建设、提质增效等前沿阵地高高飘扬;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贯穿公司业务工作全过程,深化创建29个党员“岗区队”,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促进生产经营的“硬支撑”,实现党建与公司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鲁地拉水电站(资料图)。
在精品检修攻坚期,由鲁地拉公司技术骨干党员和青年组成的“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带头钻研技术难题,大幅缩短检修工期,全面提升设备检修质量;在新能源项目拓展第一线,党员干部以“钉钉子精神”全力攻克建设中的“硬骨头”,聚力打通制约项目进展的堵点、卡点,众志成城加速项目建设进程,强力推动公司形成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鲁地拉水电站办公区(资料图)。
此外,鲁地拉公司先后获得华电集团公司“五星级发电企业”“一流标杆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标兵”,以及云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获评集团公司“三清”企业创建先进单位,党建考评连续五年在华电云南公司保持A级。
强基固本,夯实能源保供“基石”
鲁地拉公司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大整治等专项工作,持续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着力提升安全文化底蕴,不断夯实能源保供“基石”。
鲁地拉水电站(资料图)。
自投产以来,鲁地拉公司累计高效开展A级检修11台次、B级检修8台次、C级检修44台次,共完成直流孤岛适应性改造、反恐一级重点目标达标建设工程、500kV开关站继电保护装置等技术改造项目52项,全厂机组可靠性与能效水平稳步提升。公司5号、6号机组分别荣获“中电联2023年度及2024年全国发电机组可靠性对标标杆机组”称号,关键参数在全国电力行业同类型、同级别机组中名列前茅。公司还先后获评“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等荣誉,并获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先进企业”“本质安全型五星级企业”等称号。
工作人员在交流探讨(资料图)。
创新驱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鲁地拉公司创立建强“三维”创新孵化中心,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与创新创效作用,全力推动现代水电厂转型发展。组织职工深入开展水轮机固定导叶裂纹研究、水电站泄洪预警系统研发、发电机定子接地声纹诊测预警等关键技术攻关,形成“项目带动创新、创新支撑发展”的良性循环;2023年7月6日,鲁地拉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模式。
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资料图)。
自投产以来,公司共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大型混流式水轮机过流部件应力综合改善技术》项目获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获得省级行业协会及以上创新创效成果奖100余项,用科技创新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鹤庆集中共享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资料图)。
绿色发展,绘制绿美生态画卷
鲁地拉公司秉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十多年来,鲁地拉水电站累计投入水土保持专项资金4.08亿元,建设完成115.22公顷的绿化面积,工程区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4.63%,做到土壤侵蚀模数优于相关标准,林草覆盖率由不到10%提高到30.11%。库周形成了较具规模的水土保持绿色经济产业,极大地保持了水土,涵养了水源,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两岸,已变成“高峡出平湖,山坡现绿洲”的景象。公司连续12年开展鱼类增殖放流,累计放流金沙江特有珍稀鱼苗442.7万尾。鲁地拉水电站水库被评为云南省2020年省级美丽河湖,2023年,鲁地拉水电站获得“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称号。
工作人员合影(资料图)。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1000亿千瓦时发电量这一耀眼的成绩,既是鲁地拉公司前进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起点。展望新征程,鲁地拉公司将在华电云南公司党委、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创新奋进、奋勇争先、追求卓越,为集团公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企业作出更多贡献。(完)(王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