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内各类生态资源正迎来全年最具“生命力”的时节,属都湖、碧塔海、弥里塘等核心区域美不胜收,共同组成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夏日的独特景致。
清晨属都湖景色(7月30日摄)。新华网发(周润元 摄)
属都湖被雾气笼罩(7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云 摄)
据了解,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内海拔高差达3074米,气候垂直分异显著,形成了独特的“森林—湖泊—沼泽—草甸—冰川雪山”复合生态系统。清晨的属都湖,尚未“苏醒”的湖面被雾气笼罩,候鸟游行划开水域,在氤氲水汽中游弋出一道道银痕,远处冷杉林浸润在薄雾里,轮廓如墨色剪影。
航拍视角下的碧塔海水天一色(7月29日摄)。新华网发(周润元 摄)
牛儿在草甸上悠闲吃草(7月29日摄)。新华网发(刘云 摄)
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造就了独特多元的自然地理区域景观,午后的碧塔海揭去朦胧面纱,天空呈现出通透的蓝,两侧生长着黄背栎林,形成独特的“栎树走廊”,在碧塔海开放区域,前来“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
弥里塘草甸延伸至山峦深处(7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云 摄)
牦牛与远处木屋、草甸、森林遥相呼应(7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云 摄)
向弥里塘行进,金色草甸上,百余头牦牛脖颈上的铜铃随咀嚼动作发出低沉鸣响。据介绍,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是我国西南珍稀濒危物种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分布有雪豹、黑颈鹤等“伞护种”(旗舰种)7种,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航拍洛茸村(7月30日摄)。新华网发(周润元 摄)
洛茸村早晨,村民们在干农活(7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云 摄)
此外,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聚居着藏族、纳西族等8个世居民族,长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在保护中改善民生,呈现了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融合发展的共生图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