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7/12 08:30:07
来源:景谷发布

农夫山泉捐赠现代化茶厂落地景谷 助力茶产业振兴迈新步

字体:

  7月9日,由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乡村振兴茶叶加工厂在景谷县民乐镇正式投产。这座现代化茶厂的启用,标志着景谷茶产业从传统种植向工业化、品牌化转型升级迈出关键一步,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县委书记杨建忠,县委副书记、县长邓世武等县四班子领导,农夫山泉云南项目组组长童政刚以及各乡镇、县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县茶业协会会员代表、村级代表、茶农代表等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杨建忠宣布茶厂正式投产,并与童政刚共同为茶厂揭牌。

  邓世武向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授予“三茶统筹标杆企业 助力景谷乡村振兴”牌匾。

  邓世武在致辞中表示,这座茶厂架起了从茶山到市场的快速路。景谷作为百年白茶之乡,虽有20万亩茶园、年产值48亿元的产业基础,却长期受困于粗放加工模式。农夫山泉的捐赠不仅带来先进生产线,更是推动景谷茶业从“农产品加工”向“工业化瓶装饮品”跨越,开辟工业茶新赛道。

  仪式结束后,嘉宾们参观了全自动生产线,并体验了彝族火塘茶艺等非遗文化。

  云南景谷茶厂总经理、县茶业协会秘书长刘刚认为,农夫山泉入驻景谷,是对当地茶叶的认可。“景谷茶叶品牌知名度不高,可借助农夫山泉这样的大品牌,带动整个景谷茶产业发展,让更多人了解景谷茶产业。”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民乐镇集镇,占地面积7.8亩,总投资2800万元,其中农夫山泉捐赠2000万元,景谷秧塔大白茶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00万元(含土地)。项目新建厂房2559平方米,配备1条日加工产能5吨的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农夫山泉云南基地技术人员李泽斌介绍,选择在云南建厂,是看中当地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这条茶叶标准化生产线建成后,依托烘青工艺,受外界因素影响小,可从春茶到秋茶全年连续生产。此次在云南的捐赠厂总投入超一亿元,能实现鲜叶从进入加工厂到包装完成全程不落地,做到自动化、连续化、标准化生产,每天可处理二十余吨鲜叶,产出干茶约5吨。”

  景谷秧塔大白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惠琴表示,科技赋能作用显著,一片茶叶从鲜叶进入车间到生产出来仅需约三小时,每小时可产出1.2吨干茶。“这让百姓的鲜叶不愁销路,只要符合标准,农夫山泉都会收购。现在每斤茶叶能多卖一块多钱,每户茶农每年大概可多增收一千多元。”

  民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晓楠介绍,民乐镇茶园总面积9.34万亩,户均12.3亩,人均3.5亩,全镇茶叶年产值4.5亿元。茶厂的投产,引入了先进设备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了景谷大白茶的加工能力和品质,解决了茶农“加工难、卖茶难”问题,还能通过利益联结实现农民增收、村集体创收。下一步,民乐镇将强化联农带农机制,以“茶厂+合作社+农户”模式,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确保茶农“种得好、卖得稳”。

  茶农们也切实感受到了变化。一位茶农说:“以前采茶要分两次采,采完单芽还要采一回二台叶。现在采一芽二三叶,更省时,效益也提高了。以前40亩茶地采一回要20个工,收入约一万元,开支却要一半;现在10个工就能采完,收益同样是一万元,开支只需约两千块。而且茶叶款当天交茶,第二天下午就能到账。”

  景谷秧塔大白茶有限责任公司的李大昌表示,山区不少老百姓有几十上百亩茶园,以前雇人采茶难,现在采一芽二三叶,用工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过去卖茶找市场难,客户需求量小且零散,还可能拿不到现钱。现在只要茶叶质量达标,就不愁销路了。”

  民乐镇白象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啟波认为,农夫山泉项目带来了多方面好处:一是价格稳定且较好,帮助全村1.3万多亩茶园的茶农稳定增收,解决卖茶难问题;二是利益联结机制好,按每公斤给予村上一定的集体经济管理费,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能以点带面提升全村茶叶品质和价格。

  景谷茶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农夫山泉捐赠民乐镇茶厂的投产,为全县茶产业作出示范引领的作用:一方面是基地管理,按照收购鲜叶标准倒逼茶叶主管部门对全县茶产业要按照绿色有机的标准来管理;另一方面好处是为我们做了一个标准化加工的示范,这条生产线是景谷目前最先进的一条生产线,为全县茶产业的精深加工带来示范效应。下一步,景谷将按照绿色有机的标准要求茶农和茶企管理茶园,让企业放心收购茶农的茶叶。

  景谷拥有悠久的大白茶种植史,其茶叶以高茶多酚(32.15%)与氨基酸(6.7%)含量著称,全国每5杯白茶就有1杯源自景谷。新茶厂的投产,将显著提升茶叶附加值,助力茶农增收,推动景谷大白茶从“深山贡茶”向“瓶装工业茶”跨越。

  【记者手记】在投产仪式现场,茶农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算得明明白白的“经济账”,是这座现代化茶厂价值最生动的注脚。从“加工难、卖茶难”到“采得轻松、卖得顺畅、收入增加”,农夫山泉的捐赠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设备,更是一条贯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希望之路。景谷大白茶,正乘着工业化和品牌化的东风,香飘更远。(记者 适钢 周洁 徐昌文 余纪华 李妍君)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