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7/11 08:59:47
来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跟着团长看“丰”景丨怒江州泸水市:科技“妙笔”绘就特色农业产业“丰收图”

字体:

  从咖啡的醇香到草莓的甜美,从芒果的飘香到沃柑的丰硕,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正借助科技的力量,描绘出一幅特色农业丰收的壮丽画卷,科技的“妙笔”在这里尽情挥洒,与农业深度融合为当地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科技赋能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早,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咖啡中心研究员、泸水市农科服务团成员吕玉兰就来到了泸水市大练地街道大练地村详细向村民讲解咖啡种植技术,为咖农答疑解惑,让咖农们精准掌握小粒咖啡种植管理的技巧。“从这个地方出来的一级分枝,就是结果枝,它的节间长,就意味着结果枝数量少,产量就会少……”吕玉兰向咖农们详细讲解了咖啡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咖啡病虫害识别与防控、精品咖啡种植管理技术等,并演示了咖啡苗的挖土、栽种、施肥、回土等每一个种植环节。

咖啡丰产(资料图)。

  近年来,泸水市农科服务团先后派出多名技术专家支持怒江咖啡产业发展,建设30亩云蔓山精品咖啡示范基地、引进19个精品咖啡品种,并持续做好科技支撑助力怒江精品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组织云南省内多名专家到怒江州开展咖啡标准宣讲工作,让农户及咖啡从业者了解行业标准,促进精品咖啡标准的推广和实施,并协助组建泸水市咖啡协会。

严炜与科技人员查看咖啡苗生长情况(资料图)。

  2024年5月7日,泸水市召开精品咖啡产业发展座谈会,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签订《中国精品咖啡创新中心 粮咖协作扩繁基地》共建协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泸水市农科服务团团长严炜表示,将在咖啡标准化种植、精品咖啡加工、一二三产融合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持,努力提质增效,助力怒江咖啡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泸水市咖啡种植面积达3万亩,以“瑰夏”“铁皮卡”“波邦”“云咖1号”“云咖2号”为主,咖啡精品率达到了68%。

 草莓、芒果产业搭上发展快车道

  泸水市大兴地镇六库街道鲁掌镇科技特派队队长李晶发现,泸水市鲁掌镇登埂村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草莓,种出的草莓不仅个头大,甜度也高。

  近年来,科技特派队成员先后引进草莓品种6个、建设示范基地3亩、补助种苗6000余株,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

  在泸水市上江镇大山坪子村怒江绿源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基地里,“金煌芒”“景东晚芒”“帕拉英达芒果”“澳芒”等品种芒果连成一片。近年来,在泸水市农科服务团成员解德宏、陈于福的指导下,该基地引进芒果品种及绿色生产技术,成功将基地芒果成熟期成功延迟至10月,与其他产区错开了集中上市期。

  甜蜜沃柑铺就林果产业新路

  走进怒江州泸水市六库街道六库村委会怒江付益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付益公司”)绿色食品(沃柑)标准化种植基地,沃柑树将周边村寨装点得格外美丽。

  近年来,六库街道持续实施“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以“党支部+公司”的方式,建设400亩沃柑基地,发展经济林果,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拓宽村集体经济和村民经济收入来源。

  “橘树下的‘捕食螨’,是做好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工人除草的时候,千万别弄掉。”泸水市农科服务团成员王自然提醒除草务工人员,“捕食螨”可以消灭茎、叶、果上的害虫,可让沃柑长得更好。在沃柑基地建设过程中,王自然和技术员多次到基地考察,蹲点服务,指导付益公司将陡坡改造为梯田,引来山泉水、建设蓄水池,安装现代化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建起了“天空地”一体化精准农情检测系统,并在沃柑基地挂牌成立王自然专家科研基层工作站,带领技术人员对口帮扶。

  王自然还结合基地自然环境,提出“以虫治虫”的病虫害生态综合防治方法,指导付益公司科学修剪、科学施肥、精细管理,探索出林果产业新路。2022年,六库村沃柑基地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23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并成为怒江州绿色食品(沃柑)生产基地,珠海市“菜篮子”稳供生产基地。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于2022年牵头实施“百团千员助农增收”行动,组织了1300余名科技人员,组成129个农业科技服务团,实现对云南省所有县市区的全覆盖。农科服务团深入县市、乡村、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深受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欢迎,被亲切地称为“接地气的技术员”“农民致富的领路人”。(完)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