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漾江镇普坪村,一块块蓝色诱虫板排列整齐地铺设在烟垄之间,诱虫板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对烟叶的伤害,是烟草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漾濞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依托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生物防治,通过这一技术运用,提高了烟叶品质,为生态保护和烟农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
航拍大理州漾濞县漾江镇普坪村烟田(6月17日摄)。
37岁的周应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职业烟农,他既是种烟能手,也是利用生物防治技术的典型代表。2012年,周应江正式从父亲手里接过烤烟种植的“接力棒”,开始了自己的种烟生涯。
“刚开始都不懂什么叫生物防治,烟站技术员一点点普及、手把手地教我们。”周应江回忆道。从蓝色诱虫板到太阳能诱捕灯再到蚜茧蜂,漾濞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技术人员持续为周应江提供着指导,现已形成“以虫治虫,物理诱杀”的生态种植模式。
烟农周应江正在插蓝板(6月17日摄)。
周应江通过“蓝板+诱捕灯+蚜茧蜂”组合的三重防线,确保病虫害的高质量防治。蓝色诱虫板每亩需放置3至4块,利用昆虫的趋色性,能够有效防治蓟马。一盏诱捕灯可以管控20至30亩的土地面积,主要负责诱杀烟青虫、斜纹夜蛾等。蚜茧蜂作为蚜虫的天敌,通过寄生蚜虫,使蚜虫逐渐僵化并死亡,从源头上降低蚜虫的病害发生率。
过去烟农防治病虫害只能依托农药,耗时耗力,时间成本高且效率低,防治效果时好时坏,烟叶品质无法保证。生物防治的大力推广,帮助烟农们实现精准防控,显著降低了烟叶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绿色防控,建立了生态屏障。
生物防治已成为现代烟草农业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是种植方式的改变,更是发展理念的升级,为烤烟种植绿色转型提供了示范。(完)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