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新农人”点亮烟区新希望-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08 18:35:46
来源: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

烤烟“新农人”点亮烟区新希望

字体:

  2019年,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躲安村“95后”烟农杨富文果断抓住机遇,通过流转村里的闲置土地将种植面积扩至30亩,深耕烟田,积极参加烟站组织的各类培训,不断提高种植技术。“那年的烤烟交售收入达到11.5万元,也让我对未来有了信心。”杨富文说道。

躲安村航拍图(6月19日摄)。

  初尝规模效益的甜头,加之技术日益成熟,杨富文在2020年大胆将种植面积提升至50亩,并购买了旋耕机、培土机等农机设备,提升了种植效率及标准化。这一次,他不仅获得了20.7万元的可观收入,更以80.28%的优质上等烟比例彰显了新一代烟农的技术实力与精细管理能力。烤烟种植自此成为杨富文一家的支柱产业,他也从父亲手中接过了种烟“交接棒”,此后的2021至2022年,他稳扎稳打,年均收入稳稳保持在20万元以上。

杨富文在查看烟叶(6月19日摄)。

  2023年,在有了一定资金积累的基础上,杨富文新建了4座标准化烤房,大幅提升烘烤效率和品质保障能力,同时将种植面积申请扩至80亩。通过产能的提升与设施的升级,2023年和2024年,其烤烟交售收入连续突破30万元大关。今年,杨富文家的烤烟种植面积达到了85亩。

烟田(6月19日摄)。

  在自家取得较好收入的同时,杨富文在每年的烤烟整地、移栽、烘烤等阶段还聘请村里闲余劳动力帮助生产,2024年工时费支付16万余元,为土地出租户和闲余劳动力提供了一定收入。

标准化烤房(6月19日摄)。

  在由旺镇,像杨富文一样的新一代职业烟农还有很多,他们用奋斗的青春生动诠释了懂技术、善管理、有情怀的“新农人”正是激活传统产业、守护金色烟田的中坚力量。(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