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行(以下简称“云南中行”)在金融创新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成功投放了云南省首批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拓宽了普惠金融的支持渠道,有效缓解了这些企业的融资难题。
打通业务链路 促进数据知识产权金融创新
云南五华产业园区内的盛世智云(云南)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世智云”)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宏观经济信息可信数据空间管理平台”,获得了《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该平台依托区块链存证、隐私计算、同态加密等前沿技术,确保了数据来源的可追溯性和跨域分析的安全性,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区域经济研究及科研机构创新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北京大展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专业评估,该数据知识产权的评估价值高达352万元,并于2025年5月16日成功获得中国银行昆明市安宁支行投放的首笔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20万元,也成为云南省首批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成功案例。
沪滇合作机制 赋能高原牧业转型升级
今年3月,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入驻企业云南振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途信息”)也传来喜讯。该公司研发的“肉牛生理数据要素数据产品”成功获得上海市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这是云南省首张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银行昆明市东风支行与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紧密合作,共同打通了数据产品的“数据确权—资产入表—数据产品知识产权公示登记—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落地”全链路。近日,振途信息获得了中国银行昆明市东风支行1000万元的数据产品质押融资授信,成为全国首单牧业数据产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案例。
这一举措不仅帮助企业推动了精准养殖、疫病防控等场景的智能化升级,还实现了“数据重塑生产力”的目标,为高原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
银企协同破题 开辟科创企业融资新渠道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重要的资产之一。然而,如何将数据知识产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是企业面临的难题。云南中行积极响应国家“数据要素×金融服务”行动部署,针对数据资产特性创新授信评估模式,通过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案,为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开辟了轻资产、高价值的融资渠道。根据审批流程,云南中行开通了小微企业绿色通道,仅用了两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授信审批及投放,展现了高效的服务能力。
多方联动赋能 构建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生态
首批数据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成功落地,是政、银、企、服协同发力的综合成果。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科创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更彰显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践成效。从一家企业的创新尝试到一个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云南中行正以构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为支点,调动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为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下一步,云南中行将持续完善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与风险管理体系,助力更多科创企业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