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齿轮转动沃野未来-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5/16 18:09:34
来源: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

青春齿轮转动沃野未来

字体:

  五月的田野生机勃勃,到处是人勤农忙的景象。当下正值烤烟移栽的时节,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光禄镇的烟农毕永鹏,历时4天,完成了36亩烤烟移栽,接下来将进行铺滴灌带和覆膜。

第三代覆膜滴灌一体机在田间作业(4月28日摄)。侯龙婷 摄

  “烟栽下去就要赶紧覆膜,两个人耕作一天,最多覆膜1.5亩,还要铺滴灌带,靠人工一天也只能铺2亩,请工人的话一个工人一天工钱80块,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毕永鹏心里有笔明白账,可账算得再明白,问题还是无法解决,直到遇到了李志友。

  李志友是一名90后小伙,在姚安县农机市场经营着一家农机商店,同时还对农机进行改造,经过他改造升级的农用机械,是田间地头的“香饽饽”。

  8年前,李志友辞去工厂流水线工作后,在楚雄州姚安县一家农机公司做机器售后维修工作,修好的农机没过多久又坏了。带着疑问,他来到田间,通过和农户聊天收集问题、以及自己上手实操,几个月后,他找到了问题根源——楚雄州内大部分土地黏性较大,而传统机器适合砂质土地,不适合在黏性土地上使用,再一个原因是机器操作麻烦,农户使用不当,容易发生故障。

  如果能有一台既适合本地土质,农户用起来又简单便捷的机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凭着维修的经验和对机器的热爱,李志友辞去工作,开始专心研究机器。

  2021年,他买了一台二手机头,在废铁中找到合适的材料,踏出了梦想的第一步。第一代覆膜机在田里初步作业,一天约能覆膜15亩,但仍需耗费人力,且机器维修频率高。不服输的他继续投入金钱和时间,改造出第二代机器,人力节省了,但效率并没有提高,两次的改造效果他都不满意,但他并没有气馁。

  姚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技术员听说他的故事后找到了他,帮助他分析技术难点,还给出了以烤烟覆膜滴灌一体化作业的研究方向和建议。原本的乘坐式水稻高速插秧机,经过改造后,一辆造型独特操作简单的第三代覆膜滴灌一体机诞生了。

  李志友和员工开着新改造的第三代覆膜滴灌一体机来到烟田。机手开着机器在烟田中作业,只见滴灌带顺着烟墒精准落下,薄膜紧跟着均匀盖住滴灌带和烟墒,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如今,在楚雄州像毕永鹏一样享受着农机技术革新带来便利的烟农还有很多。不仅如此,西蓝花、玉米等种植基地也大面积使用覆膜滴灌一体机,一台机器一个月可以作业700亩左右。(完)(侯龙婷)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