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5/06 17:26:47
来源: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深化思政课改革 培育德技并修时代新人

字体:

  近年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锚定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育人宗旨,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创新,在思政育人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创新之路,成效显著。

数字化赋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4月27日摄)。

  党建引领:构建“大思政课”新格局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思政课建设的“定海神针”,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校党政班子定期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整体规划,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筑牢制度保障。同时,校党政相关负责人带头走进课堂授课听课评课,“书记、校长同讲一堂思政课”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示范带动全体教师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育人态势。

  此外,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通过党建与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聚合、思政教育研修基地与一站式学生社区耦合,织密织牢立体化育人网络,为学生成长注入强劲政治动能。

 课堂革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以思政课“八个统一”为根本遵循,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教育基地、社区企业等场所,开展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等,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接受教育、了解社会、增强责任感。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石登乡谷川村,学生通过体验山村变化感受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在阳宗海湖畔,学生通过听讲阳宗海的环境治理感悟“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在阳宗镇脚步哨村,学校带领学生亲历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此外,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依托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思政教育研修基地等特色资源,创设沉浸式、体验式思政教学场景,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理论知识“动”起来。

在阳宗海边开展行走的思政课(4月27日摄)。

  数智赋能:创设沉浸式教学新场景

  作为全国“数字马院”联盟理事单位,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深化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守好一段渠、办好一基地、做好一个码、重温一段史、明白一些理、讲好一故事、建好一‘土课’”的思路推进数字马院建设,建成以VR体验馆、精神谱系数字展馆等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研学基地。

  同时,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建设5门在线精品课程,引入虚拟仿真教学软件,鼓励教师运用好在线教学平台开展智能助教助学,组织开展“思政数字展馆设计大赛”等实践教学活动,实现线下讲授与线上互动、理论教学与虚拟实践深度融合,打造“云端课堂+实地研学+虚拟体验”融合场景。大数据学情分析显示,学生课堂抬头率与教学参与度大幅提升。

 师资强基: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以“四有”“六要”为目标,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按要求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并采取多项措施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重视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以“师徒制”为抓手推动以老带新;实施“大培训、大学习、大比武、大练兵”计划,加大培训与实践研修力度,每周组织理论学习和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理论宣讲和教学比赛;每月开展“思创·师成”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沙龙,邀请行业专家针对教师存在的短板问题开展交流与指导。近年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极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稳步提升,教师参加各级比赛屡获成绩。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将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继续推进思政课综合改革,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引擎”,着力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云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国土方案”,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为学生成长成才赋能,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完)(周先阳)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