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龙陵一中”)校长柏占亮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柏占亮投身边疆教育40年,用执着与坚守谱写了一曲甘于奉献的教育赞歌。
柏占亮参加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外留影(4月28日摄)。
2012年,柏占亮任龙陵一中校长,他坚守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秉持“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五育并举,用爱心、耐心培养每一个孩子。在他的带领下,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竞赛中绽放光芒,30余名教师成为省级、市级骨干教师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育教学质量屡攀新高。
教育的探路者
柏占亮是公认的“学习型校长”,他致力于将龙陵一中建成“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云南省边疆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高效率学习,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求上进、特别懂感恩、特别乐助人”的龙陵一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柏占亮为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2023年3月6日摄)。
他着力培养学生“天天运动、天天背记、天天阅读、天天整理、天天总结、天天反思”的“6T好习惯”,推动学校形成了“进班即静、进班即学、学能专注、争分夺秒”的良好学风;带头探索“六段制”课堂模式,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以“青蓝工程”为载体,打造了一支有锐气、肯钻研、乐奉献的教师队伍。
他常常跟年轻教师说:“教师应该像太阳,照到哪里亮到哪里。”“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柏占亮深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打破传统教育窠臼,牵头推行“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联体”建设,每周三雷打不动的“书记校长接待日”成为倾听师生心声的桥梁。
在他的推动下,学校筹资建成“学生健康发展中心”,引入县青少年校外培训中心、诗书画协会等资源,打造28个特色社团。课本剧展演时学生眼里的光彩,远足拉练途中青春的呐喊,书法社里飘散的墨香……都是他“五育并举”理念的生动注脚。
他认为,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并通过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培养体系,打造了一支扎根边疆、锐意进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批队伍正以匠心与热爱,书写边疆教育的奋进篇章。
真情暖校园
在师生眼中,柏占亮是一位心细如发、充满温情的长辈、领导,他用一个个温暖的细节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柏占亮为高三学生加油鼓劲(2022年5月2日摄)。
学校教学骨干杨立先的妻子身患重病。然而,即便生活的重担压在肩头,杨立先依旧坚守在教学岗位上。为了让杨立先安心地照顾妻子,他对杨立先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解决他的后顾之忧。不仅如此,柏占亮还积极给予杨立先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这份关怀让杨立先备受感动,在妻子病情好转后,他毅然主动申请回到教育一线。
在关心教师的同时,柏占亮始终将学生的成长放在心上。高三一名学生因家庭变故面临辍学,得知这一消息后,柏占亮默默发动家人,每月资助该生600元,让其得以安心学习。
“柏校长是一位慈祥的长辈,在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都特别关心我们。他总是教导我们要心中有梦、心无旁骛、努力学习、追逐梦想。”谈到柏占亮,龙陵一中的学生杨骁荣介绍,他经常走进教室和食堂,询问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学生们向学校提出的意见建议,他都能及时回应。
“教育是事业,要用心经营、全力而为。我们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改变命运的希望。”面向未来,柏占亮表示,他将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和实践,带领教师们在边疆教育战线上砥砺深耕、续写华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