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4/03 18:16:52
来源: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油菜育种35年 深耕科研助力乡村振兴

字体:

  在云南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携手,张国建老师为团队负责人,用35年的时间在油菜育种领域深耕细作,走出了一条“农科教、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也为农业人才培养树立了典范。

  技术创新 筑牢育种根基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小哨校区的油菜育种基地,地处海拔1980米的高地,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校区花桩河穿校而过,为育种提供了优质的水源,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体系,让农家肥为育种提供肥效保障。

  同时,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油菜育种工作作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支撑。2023年,学校投入资金,由教师团队自主研发的立体喷灌设施,具备防鸟、方便机械耕作、调控田间气候、肥水一体化等功能,确保油菜播种准时、出苗整齐,为油菜育种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油菜育种并非一帆风顺,团队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难题。在旱地育种中,留生油菜污染育种材料是一个棘手问题,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油菜种子萌发的生理特点,创新性地采用人工配制营养土垫塘播种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杂交油菜育种方面,团队同样面临挑战。杂交组合亲本增多,人工授粉效率低、质量难以保障,团队经过反复试验探索,将传统的单株套袋人工取粉授粉方法改为父、母本双株合袋分别挂牌摇袋授粉,不仅提高了授粉效率,还提升了育种质量。这一创新技术已在全国杂交油菜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油菜育种技术的进步贡献了云南智慧。

  党建引领 推动成果转化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党建与科研紧密结合,让党员在教学、科研和实践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油菜育种基地不仅是科研人员的实验室,更是学院开展耕读教育的生动课堂。每年约有3000名学生在基地参与全周期育种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从课本到田间,学生们在实践中增强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更加热爱农业。

  通过将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深度融合,党员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育种基地得到了充分体现。老党员、中青年党员和学生预备党员们在面对困难时总是冲锋在前,他们的行动不仅保障了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

  35年来,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开展油菜新品种选育,已成功选育审定或登记27个油菜新品种,获得7项省级科技进步奖。这些成果不仅在云南落地生根,还为全国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下一步,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强化油菜新品种培育的技术创新引领作用,持续走好产业创新引领发展之路。同时,学校将致力于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油菜育种之路,是一条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是一条党建引领、服务“三农”的奉献之路,更是一条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希望之路。(完)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