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今年全国生态日的主题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湄公河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湄公河旅游”)秉承“保护性开发”的发展理念,在旗下景区根据区域节点设置特色景观小品,全力打造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绿美标杆典型,推动生态保护与旅游深度融合。
云南野生动物园:大熊猫生日会
近期,大熊猫“珍多”和“毛竹”在云南野生动物园度过10岁生日,保育员为它们准备了竹子制成的小木马作为礼物,并为其举办生日会。活动现场邀请大小朋友参与大熊猫科普知识学习,通过生动的讲解和近距离的观察,进一步帮助大家了解掌握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提升大家保护野生动物、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大熊猫生日会(资料图)。
多年来,云南野生动物园在悉心保护动物的同时进行着动物救助。自2007年起托管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至今,对受伤、迷途、受困、病弱等野生动物进行有效救护,每年平均救助近百只野生动物。同时,云南野生动物园携手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云南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会等机构,开展各类型科普教育活动,通过普及云南生物多样性、濒危物种保护、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等知识,动员全民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大熊猫知识科普(资料图)。
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长臂猿“丁丁”人气高
这个夏天,“猿牌帽衫”火热“出圈”。在湄公河旅游旗下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里,长臂猿“老丁头”蹲在工作人员肩头,紧紧抱住工作人员的头,像是戴在工作人员头上的帽子,吸引了6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长臂猿“丁丁”今年19岁,是长臂猿里的“长辈”。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7.45%,生态保护效果显著,为长臂猿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生活空间。此外,这里还生活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熊狸。
长臂猿“丁丁”(资料图)。
珍稀植物的乐园
在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生活着一种古老的蕨类植物,那就是有着“蕨类植物之王”美誉的桫椤。
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共有中华桫椤、大叶黑桫椤、结脉黑桫椤、白桫椤4种桫椤。此外,公园里还有藤枣、金毛狗、黑黄檀、合果木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特有种17种。
在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的保护下,园内已有数十种珍稀植物。同时,公园还被世界和平旅游研究所授予“世界和平公园”称号,上榜“中国森林氧吧”。
桫椤(资料图)。
墨江县:温热两带植物共生的神奇现象
在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存在着神奇的植物“双生”现象,诸多温带植物和热带植物在这里共生共长,“双生树”“双生花”“双生果”随处可见。
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对周边的裸露山体、荒山荒坡进行绿化美化,优化色彩搭配,同时根据园区生态环境的特性设置相应的特色景观小品,种植了数十种热带、北温带植物,包括曼陀罗、假槟榔树、苏铁等热带植物,黄连翘、黄婵、玉兰等温带植物,展示了“两带”植物“共生”的神奇现象。
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资料图)。
保护生态湄公河旅游在行动
近年来,湄公河旅游秉承“保护原始森林、爱护野生动物、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积极践行生态保护。未来,湄公河旅游也将继续扛牢生态保护责任,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理念,遵循“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健康人类”的宗旨,践行、倡导可持续发展之路,为生态保护及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