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9日昆明市政法系统执法司法案件(事项)当事人监督评价回访工作(以下简称“评价回访工作”)开展以来,昆明法院迅速响应,在前期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开展评价回访工作,推动法院执法司法高质量发展,服务民生上台阶。
截至7月29日,当事人参与昆明市两级法院监督评价共12.6万条。针对当事人评价反馈的立案方面存在的问题,昆明法院研究推出便民利民举措104项,建立健全机制制度4项,推动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当事人立案更加高效便捷。
为能在全市法院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推动评价回访工作,昆明法院成立评价回访工作行动“指挥部”,在立案方面,确定办理立案事项、立案决定告知作为立案评价回访内容,做到立案环节“即时评价”;形成“群众扫码评价、部门领导回访、亮码情况倒查、分析研判报告、实地调查研究、精准整改提升”六大评价回访闭环管理,抓实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整改。
针对群众反映的立案方面的问题,昆明法院重点在简化程序、调整窗口、充实人员、规范服务、加强诉调对接、深化多元解纷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及时推出便民利民具体举措。群众反映的窗口办事慢、排队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全市法院立案部门认真研判,通过实地调研,在原有标准化诉讼服务中心基础上,采取拓展导诉服务区功能、增加窗口服务区人员配置等措施进行调整,新增立案窗口12个,对32个窗口功能进行优化调整,增配工作人员25名,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同时,全市法院立案窗口坚持“一窗多办”“一窗通办”的理念,实行一窗服务到底,坚决杜绝反复审查起诉材料,让当事人反复排队的情况,如盘龙区人民法院在立案审查中,对当事人已在诉状载明当事人户籍信息的,不再需要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各法院不同的案件体量,全市多家法院出台延长服务时间的工作机制。其中,西山区人民法院推行“提前半小时”开门制度,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以轮流值班的形式提前到岗开门,为当事人提供取号、发放所需填写材料、咨询等服务。五华区人民法院采取中午导诉人员提前1小时到岗接收当事人材料,窗口人员提前30分钟到岗,避免当事人排队拥挤。
评价见实效,服务有提升。通过各项便民利民举措的开展,当事人立案实现提速增效,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今年4月份以来,昆明市法院反映立案问题的信访投诉连续3个月实现下降。
下一步,昆明法院将始终坚持以更高质量的人民司法,切实回应好新时代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不断推进评价回访工作走深走实,持续强化法院服务群众工作能力,提升法院诉讼服务工作水平,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完)(罗春明 董入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