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召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云南 样样好”系列新闻发布会·“好在文山”专场,邀请文山州委、州政府和省民政厅围绕“一老一小”工作成效与亮点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工作,持续健全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实现了养老保障服务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服务保障能力双提升。作为劳务输出大州,文山州全面贯彻省委工作要求,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工作方法,织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
文山州持续推进构建“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有效工作机制。实行专班推动,联动成立了州、县“一老一小”工作专班,由一名政协副主席兼任专班长,发挥综合协调、调查研究、督促落实作用,协调推动决策部署、重点工作落实。各相关部门明确1名分管负责同志和1名具体负责人,按照职责落实“一老一小”工作。强化机制推动,在104个乡镇建立儿童督导员队伍,1016个村(社区)配备妇联主席(儿童主任),明确乡镇党委、政府“四个一”,乡镇(街道)社工站“三项服务”,乡村学校“七个一”,村(社区)儿童主任“五个一”关爱服务机制,确保“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一竿子插到底、落到人。夯实政策推动,相继出台了防学生溺水六条措施、加强学生安全健康教育管理九条措施、加强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十条措施和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
文山州坚持以“小切口”推动“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有感有形有效。充分利用村活动室、学校、幼儿园、文明实践中心等场所,在所有行政村建设了“少年儿童之家”。州委领导带头到“少年儿童之家”开展活动,整合家长、老师、驻村工作队员、专业社工、志愿者、“五老”、片区民警等,通过家访走访、结对关爱、夏令营、研学活动等形式,把资源和力量下沉到村(社区)组织开展活动。2023年以来,周末、寒暑假累计有70余万人次参加“少年儿童之家”活动,让农村少年儿童也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假期课外辅导和托管服务。
文山州在全省首创“一乡镇一泳池”,实现防学生溺水从“堵”到“疏”的优化。全州筹资2796万元,在104个乡镇中学或完小全覆盖建设游泳池,组织635名乡镇教师参加游泳教练员技能培训并实现持证上岗,14万名农村学生实现了安全游泳,解决了多年来农村孩子没有安全游泳场所的民生问题。2022年、2023年学生溺水死亡人数连续两年下降70%以上,降到个位数,有4个县实现学生溺水“零”死亡。
文山州像抓脱贫一样抓“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关爱全覆盖。州级领导带头,结合乡村振兴挂联工作,结对关爱2户困境儿童家庭,不增加基层负担,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中小学教师,分片负责,抓好控辍保学、学生安全健康教育、职业教育宣传和假期托管服务等工作,带动州县乡党政机关4.3万名干部职工结对关爱5.2万名困境儿童,4.67万名教师全覆盖结对关爱在校留守儿童,寒暑假每年开展2次以上走访家访、了解实情,力所能及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围绕“五个老有”目标,文山州建立2.5万名农村留守老人台账,对农村留守老人开展全覆盖探访,列出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急、助行、助购、助学、助乐、助聊“十助”服务清单,针对不同需求为留守老人提供精准服务。生活不能自理或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100%有人监护联络,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特困老人实行100%供养。广南县坝美镇推出试吃试住服务,坝美中心敬老院入住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记者 张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