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喉蜂虎 通讯员 肖本云 摄
近日,昭通市巧家县邱家屿金沙江边、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畔迎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栗喉蜂虎。成群结队的栗喉蜂虎居住在江畔大小不一的洞里,有的忙着“装修”新家,有的展翅翱翔捕食昆虫,鸟鸣声清脆悦耳。
据了解,栗喉蜂虎是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生活在东南亚一带,以蝴蝶、蜻蜓、蛾类、甲虫等为食物来源。作为夏候鸟,每年3月底栗喉蜂虎会陆陆续续“组团”来到云南,在“悬崖沙壁”上挖洞筑巢,哺育后代。到10月天气转凉,它们就“携家带口”飞到东南亚一带。
“栗喉蜂虎每年从其他地方迁徙至巧家,主要是巧家金沙江沿线适宜它们生存。我们也加大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并安排了护鸟员进行监测巡查,保护候鸟栖息地。”巧家县玉屏街道林业站站长唐勇说。
“元江生态越来越好,每年大约有5%的栗喉蜂虎选择留在元江,居民对候鸟的关爱和保护程度也越来越高了。”元江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白永文介绍,近年来,元江县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保护力度,腾退了元江干流、南溪河、清水河两岸的部分田地,供栗喉蜂虎自由栖息,并安排巡山护林员加强栖息地巡护和监测管理。目前,生活在元江县境内的野生蜂虎有粟喉蜂虎、粟头蜂虎、蓝喉蜂虎、绿喉蜂虎和蓝须夜蜂虎5种,种群数量约2万只。(记者 沈迅 李苏榕 通讯员 张云萍 何松阳)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