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茨竹坪筇竹基地是从2019年年底开始建设,面积1200余亩。”说起茨竹坪筇竹基地,昭通市大关县高桥镇新开村总支书记罗健豪满是自豪。因为做活“易迁三块地”、持续促进群众稳定增收等问题都通过筇竹基地的建设得以有效解决。
筇竹(2023年10月20日摄)。
2019年底,高桥镇新开村茨竹坪村民小组整组易地搬迁到靖安安置区。搬迁后,如何盘活闲置的1000多亩“易迁三块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借助全县发展“一县一业”筇竹产业的好政策,新开村通过“党组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土地流转机制,全面实施“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土地托管新模式,成功将闲置的千余亩土地顺利流转,打造筇竹示范种植基地,土地流转,“流”出了活力。
新开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陈孝勇介绍道:“西南林大将基地建成了生物多样化基地。从竹子的移栽到管护、修剪、施肥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通过整合资金项目,配套完善采笋路等基础设施,基地被打造成“大关县筇竹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
筇竹管护技术培训现场(2023年10月20日摄)。
历时4年的努力,茨竹坪筇竹基地成功连片种植筇竹1000亩,同时混交珙桐等经济林木400亩16800株。2023年春季实现茨竹坪原始林+人工种植林采笋48吨,实现农户增收59万元。
土地流转让易迁群众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村民通过流转土地拿租金,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成效,帮助搬迁群众及当地群众持续创收,新开村积极争取到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00万元,加上村集体公司投资的20万元,在年初建成新开村竹笋初加工厂。通过建厂,延伸筇竹产业链,提升筇竹附加值,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农民群众稳定增收。(完)(何桂花、李娜、龙梦、周兴欢)
【纠错】
【责任编辑:冯雨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