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第十一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文艺晚会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举行,一幅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以文化交流互鉴谱写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亲诚惠容、合作共赢”新篇章,架起友谊之桥,汇聚四海之友,共奏和谐之曲。
第十一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文艺晚会现场(11月30日摄)。新华网发(和新兰 摄)
本届文艺晚会以“相约2023”为名,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6国彰显文化特色的精品节目组合而成,将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相融合,展示“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展现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各族人民和“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幸福安康、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共创和平的友好环境。
歌舞表演《Mekong River 共有的家》(11月30日摄)。新华网发(和新兰 摄)
中国舞蹈《美丽的传说》(11月30日摄)。新华网发(和新兰 摄)
泰国舞蹈《迎宾舞》(11月30日摄)。新华网发(和新兰 摄)
文艺晚会在歌舞表演《Mekong River共有的家》中拉开帷幕,中国舞蹈《美丽的传说》、泰国舞蹈《迎宾舞》、越南舞蹈《斗笠舞》、柬埔寨舞蹈《仙女舞》、老挝舞蹈《老挝民族齐跳舞》、缅甸舞蹈《吉祥如意》等具有各国浓郁风情的文艺节目依次登场,不同文化交融交汇交流,奏响澜湄流域地缘相近人心相通的和谐赞歌。
越南舞蹈《斗笠舞》(11月30日摄)。新华网发(和新兰 摄)
柬埔寨舞蹈《仙女舞》(11月30日摄)。新华网发(和新兰 摄)
据了解,长期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以文化艺术节为平台,共叙友谊、共谋发展、共话未来,谱写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澜湄篇章。当前,随着澜湄文化、澜湄精神、澜湄合作进一步走向世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较有影响力的文化交流互鉴品牌,吸引着更多国家的艺术团体和艺术家广泛参与。
老挝舞蹈《老挝民族齐跳舞》(11月30日摄)。新华网发(和新兰 摄)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坚持国际性、艺术性、传统性、开放性,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互鉴平台,展示各国“一江水、一家亲、一路行”的文化发展成果,也为国家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民心基础,为云南扩大开放格局创造有利条件,为西双版纳跨越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持。
缅甸舞蹈《吉祥如意》(11月30日摄)。新华网发(和新兰 摄)
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州长刀文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站在新起点上,西双版纳州将深度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新发展,承担起推动交流与合作的使命责任,秉承丝路精神,坚持“亲诚惠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努力建设更具发展活力的大通道、大枢纽、大平台,为推动澜湄区域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贡献西双版纳力量。
六国服饰秀《水灯祈愿》(11月30日摄)。新华网发(和润仙 摄)
据悉,第十一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由开幕式暨文艺晚会、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艺精品专场展演、第十一届“一条大河”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生命之律动”西双版纳国际美术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艺术交流会等活动组成。(完)(李宁 和润仙 和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