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赵家店镇黄羊岭统建点,由于光照充足、土壤适宜、管理精细,进入盛果期的1200多亩枇杷果提前上市,走俏市场。
冬天的赵家店黄羊岭果香四溢,欢声笑语,漫山遍野的枇杷树随风摇曳,像一棵棵摇钱树,村民们正忙碌着在枇杷园里挑选已经成熟的枇杷。
10多年前,这里到处一片荒凉,几乎没有任何产业,由于地寡水乏和沙质酸碱的土壤,传统农业在这里收效甚微,这让40多户从三岔河镇搬迁过来的村民们很是苦恼。
说起赵家店镇黄羊岭统建点种枇杷的机缘,得从2016年外出打工的李建梅回乡后说起。当看到作为绿化树的枇杷已经结果,并且酸甜可口,味道比市场上热卖的枇杷还要好的时候,她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种植枇杷,让黄羊岭“山顶戴绿帽、枝头挂果实、树下数钞票”。
于是李建梅建议镇党委、政府在黄羊岭村发展枇杷产业。一个人力量有限,于是李建梅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联合村民们一起发展枇杷。很快,村民们达成共识,在赵家店镇政府的支持下,李建梅率先种了11亩,其他村民也随之跟上,把500亩荒山全部种上枇杷树。
在李建梅的带动下,黄羊岭村的荒坡上全种上了枇杷,经过几年学习、实践,不知枇杷为何树的村民,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枇杷树的整型、修剪、抹芽、梳果、套袋等技术,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到目前,赵家店镇枇杷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小小的枇杷不仅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冬果王”,也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我们现在的枇杷树长势可以,来的客人很多,一亩收入大概能有一万多块,比种传统作物收入高很多。”赵家店黄羊岭统建点村民杨菊珍在李建梅的带领下种上了6亩枇杷。如今,进入盛果期,传统产业的劣势一下变成了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杨菊珍家一年光枇杷收入就六七万元。
为了解决枇杷质量和销路问题,李建梅四处考察,把学习回来的经验分享给每一位种植户,免费为种植户做技术指导和培训,请来网红达人直播带货,成立枇杷种植协会,设立枇杷收购点,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由于枇杷品质比较好,口碑也比较好,往年销售的客户都比较被认可,今年刚刚上市就被预订了,每天采摘的加收购过来的基本都是一抢而空,而且还在预订。”眼下,采摘枇杷、收购枇杷、分拣发货成了每天最令李建梅高兴的事。
果农现在的生活,就像一串串金黄色的枇杷,既有甜头又有盼头。一串串枇杷果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赵家店镇黄羊岭统建点村民们致富的希望。(通讯员 张翠敏 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