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办的大象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与此同时,由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倾情打造的大型纪实性史诗木偶剧《大象来了!》于11日、12日、13日10:30-11:30在景洪市孔雀大剧院傣秀剧场连演三场。
据了解,《大象来了!》是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以“云南省亚洲象群北移南归”事件为背景创排的剧目,采用纪实手法再现了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短鼻家族”在迁徙过程中发生的趣味及感人的故事。
演出现场(11月11日摄)。新华网发(和润仙 摄)
从象群“一路向北”开始,到象宝宝“迈出第一步”,再到书写象妈妈伟大母爱的“愿天下母亲平平安安”,一直到叛逆“猛子”高唱“放飞自我”,随着剧情的推移,在无人机投放催奶食物,小象宝宝终于喝上奶之后,象群单膝跪地诉说着“请接受短鼻家族的敬礼”,最终,象群在“让全世界睁大眼睛”的歌声中共舞,为这趟北移南归的旅程画上了完美句号。
据中国木偶艺术剧院院长赵永庄介绍,为了让“大象”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上,剧中的11头“大象”和4头“小象”,都是严格按照真象1:1的比例制作而成,其中最大的大象有两米五高,两米八长,通过30余位操纵“大象”的艺术家充满艺术感、力量感的操作,让“大象”完成了奔跑、单腿跪、扬鼻、卧睡、亲昵等一系列丰富细腻的肢体动作,给舞台上的“大象”赋予了生命,展现了云南热带雨林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震撼体验。
作为一部用戏剧手法描写动物保护的精品之作,《大象来了!》以一种旁观的视角注视着象群,与全剧“去情节化”的叙事和“去戏剧性”的表演相得益彰。在舞台上,景同样作为“偶”的一部分,在演出中随着象群的移动而一直流动旋转,让大象在舞台上“步移景异”,同时,舞台背景也由流动的动画视频构成,让观众获得沉浸式的艺术感受。
小朋友认真观看演出(11月11日摄)。新华网发(和新兰 摄)
在 2022 年央视虎年春晚上,《大象来了!》进行了6分钟的片段展示,深受观众喜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王一川认为,《大象来了!》实现了从轰动性社会新闻事件到富于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之间的难度转化,堪称近年来中国木偶剧、儿童舞台剧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效果兼具的一部杰出作品。
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杨乾武认为,《大象来了!》不仅是一部向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崭新成果致敬的作品,也是一场新时代寓言的温婉礼赞,大象们的归途,亦是人类与动物和平共处的新起点。(完)(李宁 徐华陵 高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