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湖光千顷碧,座中山色四围青”。
“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经14次数据监测,示范工程所在调蓄带水污染状况有显著下降,水体异味减少、透明度提高。水质氨氮、总磷稳定达到地表水标准Ⅱ类,总磷稳定达到地表水标准Ⅲ,COD达到V类水标准。”
近年来,随着系统化保护治理的持续推进,杞麓湖的水质得到了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杞麓湖安家落地。在杞麓湖湿地公园就发现了雀鹰、夜鹭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杞麓湖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民盟云南省委开展杞麓湖保护治理民主监督工作取得实效的缩影。
杞麓湖保护治理是中共云南省委委托民盟云南省委开展的重点工作。2021年11月,接到民主监督工作任务后,民盟云南省委成立调研组到杞麓湖开展摸底调研。
2022年2月,民盟云南省委带领顾问专家组成员和民主监督调研组到通海县开展第一次重点调研,并召开杞麓湖保护治理民主监督启动会。4月,针对治理现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将年度监督重点细化为“一河一带一乡一中心”,即:重点监督白渔河的综合治理情况、水质达标情况;重点监督调蓄带(湿地)藏污纳垢、二次污染整改情况,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建设情况;助推乡村振兴;助力湖泊研究中心建设。8月,开展第二次重点调研,实地调研白渔河和调蓄带的治理情况,探索由泛泛监督转变为精准监督。
2023年8月,民盟云南省委相关负责人率调研组赴玉溪市通海县开展杞麓湖保护治理民主监督重点调研,并通过组织课题研究、召开专家座谈会、参加通海叶菜科技小院挂牌仪式等,不断推进民主监督工作深化落实。
2022年8月4日,民盟云南省委在玉溪召开杞麓湖保护治理民主监督调研暨启动会
系统谋划,监督有序开展
开展重点调研4次、日常跟踪调研6次、工作调研6次;提交调研报告5篇,政策建议信2篇……
这些数据,是2021年至今,在玉溪市委市政府、省级相关部门和通海县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民盟云南省委扎实开展调研的缩影。
杞麓湖保护治理民主监督开展以来,民盟云南省委把监督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积极负责。
——认真谋划部署。民盟云南省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主委为组长、副主委和民盟玉溪市委主委为副组长的民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班子成员积极参与工作,确保监督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建立工作机制。发挥联络、会商机制的联动作用。与通海县建立日常联络机制,设置省、市、县、乡镇四级联络员。加强与省级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使民主监督调研成为推动解决问题的过程。2022年,民盟云南省委针对调研发现的杞麓湖治理科技支撑不足的问题,积极与省科技厅、省科协联系,共同研究推动解决问题。
——组建智库团队。发挥盟员专家智力作用。组建了由23名盟员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组,成员包括3名兼职副主委、1名全国政协委员和在7所高校、4个研究机构从事生态、环保相关专业的盟员专家,为民主监督提供智力支持。邀请专家参与重点调研和到基层解决问题28人次,共提出七方面50条意见建议。
——发挥基层作用。将民盟玉溪市委主委和2名副主委纳入民盟省委监督工作小组,安排日常跟踪监督工作任务。民盟玉溪市委成立了配合民盟省委开展民主监督工作专班,开展调研考察4次,提交专题调研报告3篇,此外,还向玉溪市政府上报政策建议,向玉溪市政协提交杞麓湖治理相关提案。充分发挥了基层盟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也拓展了日常监督的有效形式。
——创新方式方法。8月3日,玉溪市首个“国字号”科技小院——通海叶菜科技小院授牌仪式在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社区举行。
……
一系列具体举措,为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了参考。
聚焦重点,发挥监督职能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截污控污仍不到位。”
“部分河道硬化,完全失去水质净化生态功能,不利于水质改善。”
2022年2月,民盟云南省委负责同志带领顾问专家组成员和民主监督调研组来到玉溪市通海县,召开杞麓湖保护治理民主监督启动会,并开展2022年度第一次重点调研。
据介绍,为做好民主监督,调研组制定了整体规划,明确重点问题,力求通过高质量的民主监督助推当地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迈上新台阶。
此次杞麓湖保护治理民主监督调研行动,明确了一系列监督重点,并就今后5年如何开展好杞麓湖保护治理民主监督工作提出建议。
调研组指出,要增强政治意识,切实担负起杞麓湖保护治理民主监督的政治责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要积极开展重点调研工作,不定期到杞麓湖流域开展驻点调研、暗察暗访、随机走访、单独访谈等工作,积极为专家提供线索,为地方治理任务提供科技服务。
科技赋能,助力海蓝水清
“希望全省各级民盟组织和盟员专家以科技小院为平台,认真探索民主监督服务地方新模式。”
“希望共建单位积极发挥部门优势作用,齐心协力建设好科技小院,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累累硕果,在农业一线取得更大成绩。”
……
今年8月3日,玉溪市首个“国字号”科技小院——通海叶菜科技小院授牌仪式在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社区举行。
当天,民盟云南省委在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社区还举办了杞麓湖保护治理科技培训,邀请民盟云南农业大学委员会主委、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汤东生为入驻通海叶菜科技小院的学生、通海县秀山街道和大树社区的基层科技工作者、蔬菜种植户等80余人,开展《做好杞麓湖生态保护工作—从读懂农药使用标签说起》的专题讲授,并在通海叶菜科技小院菜粮(水稻)协同治理土壤污染项目地开展实地调研和现场交流,通过科技助力基层,探索杞麓湖保护治理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新模式,将农技送到杞麓湖流域田间地头。
2022年,民盟云南省委针对调研发现的杞麓湖保护治理基础科研能力薄弱、科技支撑不足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召开杞麓湖生态环境保护科研项目咨询协商会,邀请省科技厅,玉溪市、通海县相关单位,就杞麓湖保护治理项目面对面协商,促成省科技厅与玉溪市按照1:1设立“三湖”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并将专项资金纳入厅市会商议题。
随后,民盟云南省委组织部分监督领导小组成员和专家、民盟玉溪市委民主监督专班、玉溪市和通海县“湖泊革命”指挥部相关人员等20人赴大理交流学习洱海保护治理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基础科研、科技小院模式等工作经验。
下一步,杞麓湖保护治理民主监督将聚焦重点内容,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重大决策,把开展杞麓湖保护治理民主监督工作作为民主监督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实效、讲好监督故事,不断提高开展民主监督的质量,为杞麓湖保护治理民主监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牟燕红 何健美 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