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3 10/10 11:39:14
来源:云报客户端

昭通绥江:“物质+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字体:

  “谢谢大家!这么多玉米,要是我一个人,不知道要多少天才能采收、晾晒完。遇到天气不好,粮食说不定就要糟蹋了。”昭通市绥江县回望村81岁独居老人朱兴海不停感谢前来帮忙秋收的志愿者和周边邻居。

  据了解,自3个女儿外嫁及2个儿子去世后,朱兴海老人一个人住在较偏远的地方,种着5亩土地。农忙时节,了解到他家情况后的绥江县民政局及时组织志愿者前来帮忙秋收,周边邻居听说后也自发地加入进来。轰隆隆的脱粒机声中,不到1小时,两大堆玉米便剥成玉米粒,乘着晴好天气,晾晒在了院坝里。

  帮助独居老人秋收,确保颗粒归仓,只是绥江县针对救助对象多样化需求,推动社会救助模式转变的其中一个案例。为让社会救助更精准、更精细、更温暖,今年4月,绥江在全省率先启动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向“物质+服务”多元救助模式转变,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绥江县由民政部门牵头,着力“更好满足服务对象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品质”目标,构建“综合评估”和“互助关爱”两大体系,畅通“政策”和“需求”两个渠道,健全“纵横联动、主动发现、监督管理”三个机制的“1223”举措,在率先试点的18个村(社区),27名民政协理员入户走访研判服务需求,梳理出6大类23小项服务清单,并通过引导各村(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打造18个基层服务点,精准服务,回应群众需求。

  “暑假期间,绥江县桃李成蹊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了‘志愿辅导·志愿陪伴’活动,走村串户掌握孩子们的假期监护状况和生活学习情况,上门辅导作业,当起了家庭小教师,成为孩子们交心谈心的‘假期妈妈’。”“中城镇回望村30组,肢体残疾人蒲国元因脑萎缩无法站立,10多年没出过家门,一度对生活丧失信心,村里的互助养老志愿者上门为他料理家务、陪他聊天、指导他锻炼身体,帮助蒲国元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

  在开展“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中,绥江县聚焦“一小一老、一残一困”等重点对象,创建起“为你而来·守护花开”“为你而来·守护夕阳红”“为你而来·守护生活希望”三个服务品牌,向困境儿童提供探视关爱、助学陪伴、资源链接、心理疏导等服务,用关爱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向困境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暖心陪伴、能力提升、安全健康等服务,提升老人生活品质;向残疾人提供心理疏导、照护代办、服药指导、社会融入等服务,帮助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

  据统计,截至8月底,绥江27名民政协理员和445名志愿者已累计提供服务项目16项,综合救助困难群众6178人。在回望村,还成立了该县首支“邻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通过整合多元力量,引导老人助人自助,探索形成了“抱团取暖、老老互助”的乡村养老新模式。

  “绥江社会救助工作理念新、亮点实、成效好,具有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指导作用。”今年8月中旬,云南省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专项培训会议在绥江县召开,来自16个州(市)、21个试点县(市、区)的70多名民政干部认真观摩了绥江县“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成果,纷纷为绥江点赞。(通讯员 曾三东 谭必丽)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