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把“民”字写大 把“民”事办好 坚决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_新华网
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3 07/14 09:18:15
来源:新华网

云南西双版纳:把“民”字写大 把“民”事办好 坚决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字体:

  访谈嘉宾: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政局局长玉帕新

  问:近年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政局在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方面做出了哪些成绩?

  近年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政局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把“民”字写大,把“民”事办好,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基本社会服务,西双版纳州民政事业在多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在社会救助方面,全州民政部门把困难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不断完善各项民政社会救助政策,推行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工作,推动社会救助制度由分散的单项救助转变为综合的救助体系。截至2022年,农村低保标准较2012年底增长213%;城市低保标准较2012年底增长109%,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兜底保障作用。

  在基层治理方面,全州民政部门在党建引领下,大力推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建立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村级协助政务事项,不断健全城乡社区服务机制,社区服务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全面提升,服务主体和服务业态更加丰富。全州现有社区工作者1568名,持证社会工作者102人,志愿者队伍超过1249支,注册志愿者达13.9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13.7%;城市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养老保障方面,西双版纳州民政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深入落实云南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托育服务发展等措施,建立州、县两级养老服务联席会议等制度,养老托育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2年底,全州有5361名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200余名老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有17000余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新建社会福利院1个,州、县老年活动中心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77个;全州机构养老床位达到1611张,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供养率达100%;建成老年幸福食堂5个,对4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了适老化改造,民营及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占比达58.82%。全州养老服务安全设施建设滞后的短板全面补齐,养老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格局逐渐形成。

  问:在云南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西双版纳州民政局如何增进民生福祉?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民政局始终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坚决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做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为民举措。

  为保障全州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西双版纳州先后出台了《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方案,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实施为期四年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三年行动,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改造提升工程、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等一系列项目,养老服务安全设施建设滞后的短板全面补齐,养老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为有效提高全州人民生活品质,全州将殡葬改革与保护生态丧葬习俗相结合,在全省率先划定了少数民族生态安葬区,实现经营性公墓县市全覆盖,乡镇级公益性公墓从1个发展到现在的14个;实行分片区管理,有效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丧葬习俗等。

  问:为落实好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西双版纳州民政系统将开展哪些民生保障工作?

  为落实好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西双版纳州民政系统将坚持和加强党 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奋力谱写新时代西双版纳民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